2018年1月,大龄女青年,因为感情,裸辞直奔大上海~一年过去了,她过得怎么样?
在大多数人眼里,北上广是魔都,买不起房,实在混不下去;
在大多数人眼里,30岁是道坎儿,这么大年龄还折腾,实在有点不成熟。
刚好这两点在2018我都占据了,直奔魔都,快要奔三。
这一年我过得怎么样呢?
18年之前在老家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平均每天工作四小时,生活安逸。自以为是的文艺女青年,每天两本书放案头,其实一年也读不了10本书。上班下班,逛街吃饭,生活多美好。
这一切都在2017年的9月份改变了。我知道了“剽悍一只猫”,加入了行动营,成为了群里面潜水一族,但同时又渴望自己也能够发光发亮。
买书、读书、运动、绘画,我用一切有意义的行动替代了之前的逛街睡觉追剧。
年末决定要来上海。还记得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母亲的那一刻,母亲坐不住了:“你想清楚了?确定是他......”母亲说了很多,我在一边静静地听着。书本告诉我对于父母而言,他们的初心都是好的,只是观念不同。这次我没有和母亲发生争执,但同时坚定了自己的道路。
初到上海
初到上海,沉寂了很久,尽管走出了第一步,但内心依然害怕。每天躲在房间里看书睡觉。万家灯火,只是没有我的容身之地。
我依然记得那天中午,雨下得很大,房间里的我内心躁动不已,撑起了伞,跑了出去。任雨水哗啦啦重重打湿在雨伞上,走到一条河边,驻足凝望:“你想要什么?”1万遍问自己。拿出口袋里的纸笔蹲在河边,哗啦啦的泪水掺杂着溅落的雨水,打湿了衣裳。不停的问呀写呀画呀。忘了时间是多久,起身的那一刻脚麻了,内心却无比轻松。
行动——发动一切力量,投简历、找工作。
利用互联网和朋友的推荐,自己前后面试了四家公司,均拿到了offer,从中选择了自己想要的。
总结——最终能打败你的其实是自己。
因为害怕被拒绝,我不敢去找工作。当你越怕什么,就要去做什么。行动起来,结果只会更好。如果不是参与这些面试,我都不知道原来我可以这样和别人自如的交流沟通;原来面对这个问题,我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活在上海
在外人看来,他们觉得我到上海有男票接应,其实我想说,一切靠自己。
进入新公司,从零开始做起,从3月到5月,一直处于前期培训和考核的状态。自己选择的这份工作,是在几份offer中前期工资相对较低,而且前期培训最多的一家,但也是在教育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一家,全球近千个中心。一路过关斩将,所有的考试和展示环节均一次性通过。我依然深深记得自己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蹲在马桶上,还不忘背资料的日子。
我的新工作也在正式入职三个月看到了努力的成绩。
第一次加薪考核,获得95分以上(满分100)优秀级别;
被领导看见,9月份晋升管理岗位,成为中层管理者。
还记得当时CD鼓励我去做管理的时候,内心还不断自我怀疑:我才刚入职三个月,能行吗?那些老老师他们会听我的吗?对于课程我完全不熟悉,我该怎么带大家去学习成长呢?
感谢我遇到的这个贵人,鼓励我:“大胆去试一下,最坏的结果无非是继续只做个老师。”
于是我接受了挑战,来到了新的中心~
新同事、老老师的不熟悉、不服气、不配合我都经历过,但时间是最好的答案。
认真备课,我成为新老师上手较快的一批;
积极利他,我积极帮助比我晚来的老师加速成长;
给足面子,尽可能全的考虑大家需求;
前段时间一个新老师对我说,我觉得你给我的反馈和帮助比谁谁(她的帮带老师)还多。我笑着对他说:“我也是从你这个阶段过来的,本来就是一个团队,大家需要彼此互相帮助”。
恰好上半年也是伴侣创业初期。场地装修、物料购买、人员招募......每天忙得心力交瘁。这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褪去抱怨,两个年轻人彼此互相鼓励扶持,加油打气。
时间飞逝,伴侣创业的第一步已经开启,目前已在运营阶段。
除了工作方面,尽可能做到优秀,生活中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直说自己是健身爱好者,但通常半途而废。6月份的时候,自己下定了决心,健身并且得到好结果。这次我可以很自信的和大家分享“平均每周四次健身,我坚持下来了”。每逢冬天胖三斤,这个冬天我不仅没有胖,而且体型正在变得更好。

这一年,我读了很多书,个人认知、沟通交流、情绪管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见识》,我慢慢领悟了追求幸福的含义,别管境遇怎样,每天都能感知到生活中的小确幸;听“领导力”,我慢慢懂得了“我来”“我教你”这些话的责任。
现实生活中,一切看起来那么艰难,一切看起来又那么充实。人与人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和认知有关。常常在想为什么我会这样挑战生活?90%是因为加入了剽悍读书营激发了内在的力量。在这里有一群价值观相同的小伙伴,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非常优秀,大家彼此抱团成长,互相鼓励支持,每个人的内心都很富足。
在这里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积极励他搞事情,成为大家眼里的牛人。而且这份认可发自内心,看得见行动。

总结
相信自己是金子,终会发光;
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的见识;
主动社交,去到更高级的朋友圈;
努力去做,做出结果;
经常说:“Yes,I ca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