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也被称之为“惰性”。很多事情堆在眼前,明明内心焦急不安,却还是一边啃着手指甲,一边发呆拖延时间。比如读这本书,本来可以一早上起来就开始,现在早就完成今天的目标,可是这已经晚上六点,我才缓缓打开。拖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的问题,也不是什么道德问题,它只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
拖延也分很多种情况。一,事情太多,只能把一些不重要的事放到日后再做。二,这件事情需要在做出决定前好好思考,所以需要延后。三,这件事会会带来不愿面对的结果,所以往后拖拖(逃避)。
拖延产生的后果。一,内在痛苦。对自己感到挫败和愤怒,因为拖延让自己无法完成有能力完成的事。二,外在痛苦。你未完成这件事所带来的结果很可能是你意想不到的。
每次拖延之后,夜深人静时,自己和自己对话“以后不能再拖延了,下次早点开始”。可第二天一早又会陷入循环:我得马上开始→我不开始又会怎么样呢→还有时间→绝望→以后不能再拖延。
想要面对(战胜)拖延症,首先要了解它的来源。拖延首先来自压力,对于追求完美的压力,永远希望一切条件都成熟再行动(寻求安全感)。二,它来自于你的早期记忆。当你小时候因为某个问题受到指责而耿耿于怀,拖延就会成为日后你掩盖弱项的一个心理策略。这种情况下,无论你什么时候开始拖延,都很难停止。研究表明,人产生拖延行为是因为害怕,害怕这个行动会让自己陷入麻烦、危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