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做利益交换,为了获得某些东西而付出了某些代价,常态就是付出劳动获得报酬,而报酬往往是货币这种东西,通过货币付出自己的报酬去获得新的东西,比如食物、衣服、漂亮的饰品等……
人们将行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利己主义,另外一种是利他主义,区分的本质就是人们行为的过程中或结果,是使自己受益了,还是他人受益了。
典型的商业世界是每个人的利己主义行为基础运用,通过付出获得想要的回报,这是比较适合思维逻辑的核算模式,逻辑支撑了所谓的公平公正合理合法。
在利他主义出现的情况下,人们总是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善意的角度会认为这是博爱和无私奉献,利己主义者看待利他主义行为的时候,逻辑思维会认为,这是在赎罪、弥补和虚情假意……
有争议的焦点在于,逻辑商业模式下,利己主义会通过利他主义者的付出获得利己的收获。这是很难让思维逻辑清楚核算的,因为利他主义者的付出这部分价值被忽视或者减值了。这让价值交换的规则变得无法核算,有了不平衡的核算结果,有一方大比例的获得了更大的价值成果。
社会的发展需要更清晰的核算方式,减少不能核算的交换,也要保留主观的利他主义行为,这就带来了挑战,目前来看,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
九点阳光
2023年9月17日于京 随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