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开了飞机应急舱门的女大学生

作者: 蜻蜓是我的笔名 | 来源:发表于2020-09-18 11:19 被阅读0次

    近日,女大学生打开飞机应急舱门,被行政拘留十日的新闻为微博添了“智商瓜”。

    8月22日,南阳机场警方接到CZ2047航班机组报警称,一名旅客在航班上擅自打开了飞机应急舱门,造成应急滑梯弹出。经查,旅客金某,女,21岁。

    理由是第一次坐飞机,金某对乘务员的话产生了误解,以为是让她帮助打开舱门,遂在航班落地停稳后,直接将舱门打开。目前,金某被处以拘留10日的行政处罚。

    网民们似乎在“女大学生”身上找到了时代倒退,社会堕落的原因,但凡与此相关的错误,一律不可饶恕,评论不乏指点教育,甚至恶言相向,不少人还把原因归结到“女大学生”身上。

    不管是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把别人的错误当笑话,甚至无限度地责难,不仅让当事人承受更严重的后果和心理压力,还会因为偏见的存在加剧群体对立。

    喝茶吃瓜看笑话不应该是追逐舆论热点的出发点,明辨是非才是。


    1每个“难以理解”都有原因

    我生活在一个三线城市,多半的人上班都是骑乘摩托车,这也是刚进入社会工作最方便、最经济的交通工具。今年年初,我考了驾照,开上了人生的上班之旅。

    每一程都开得战战兢兢,熟悉路线,等待交通灯,行驶标志的观察,每一个步骤都认认真真,像个刚上学的的幼儿园小朋友。一段时间以后,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了。

    意外还是发生了。

    一辆出租车在掉头的时候没有减速让行,径直驶来,当时直行并且在专用车道上的我为了躲让紧急刹车,车辆打滑甩在了地上。左手骨折,六根肋骨骨折,多处挫伤。

    得知消息的朋友赶来医院,没有等来一句安慰,反而是责备。他认为,这是可以避免的,摔倒了是我的驾驶技术不足,错在我。

    朋友是一个机车爱好者,驾驶技术是相当纯熟,驾车基本避险操作已经形成条件反射,他无法理解在路况良好的情况下躲避不及这件事情。

    我没有告诉他,那天我生理期,是忍着痛硬扛着开车去上班的,精神比较差的情况下很难躲避突如其来的意外。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境,不能理解的事情不代表全是错,只根据看到的事情去揣度别人,很可能因此作出有失偏颇的论断。

    后来,知情网友爆料,那个开了应急门的女学生是为了奔丧赶时间才坐的飞机,可想而知当时她的精神状态,既然已经受到了惩罚,不必苛责。


    2犯错误不是低智商

    办公室里有一个博士生,刚入职。她找我抱怨,不是抱怨别人,而是抱怨她自己。

    她说又犯错了,一个很简单的打印工作,她打印了足足十二遍才完成,字体错误、行距错误、排版错误,每一次都很认真的检查,但就是看不到错误,越是急,错误就越多。她怀疑自己的职场能力,甚至说出我是不是智商有问题这样的话。

    不管是建筑工地的工人还是高等学府里的博士生,对从没有接触过得事情都会手足无措,情绪会影响人的判断能力,这不是智力能解决的问题,更加与智商的高低无关。

    回到开了应急舱门这件事情上,理解机乘人员的提示是十分简单的事情,但在环境陌生和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判断力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做出与指令相反的动作。

    试想你在情绪占据上风的时候,是不是出现过说不出话或者口误的情况,可是说话对于功能正常的人来说明明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这智商哪里去了,还大学生?”诸如此类的恶性评论是部分人把自身对年轻一代“熊孩子”的刻板印象代入到本次事件中,导致对事情的不理性判断,把犯错误等同于智商低下,对年轻一代施以语言暴力,这种错误才是不应该被原谅的。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过错负责,但不必为语言暴力买单。


    3吸取教训才是目的

    犯错误要承担责任无可非议,尤其在触犯危害社会的错误时,作为一个成年人更加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不管是经济上的责任还是法律上的责任。

    但同时,对于犯错误背后的原因,应该予以理解,对当事人也要给予必要的尊重。

    学会在他人身上吸取教训,避免犯不必要的错误,才是关注社会百态的目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个开了飞机应急舱门的女大学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gad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