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贤若渴,还是来者不拒?
我以为我会很难才能找到工作,去面试了几家公司,人家纷纷向我抛出了橄榄枝,而且开出的条件还都不错。现在轮到我烦恼了,我要怎么做选择?
我一向不懂得拒绝别人,人家的好意我都收着,记在心里。我一直觉得自己没啥本事,跟人家大神相比,我就是个渣渣(后来发现,不能一上来就跟珠穆朗玛峰比高度,那铁定比不过)。所以人家认可我,真的是心怀感激。
面试的时候和人家聊得很开心,人家一出来就跟人事说,这小伙子不错,印象蛮好。真的是受宠若惊,想不到我陆某人这么优秀。然后人事也是不断开出条件,展示他们公司的优势。不断地发出邀请,希望有机会可以一起共事。
我不禁飘飘然了,我肯定知道这是他们的惯用伎俩,想着忽悠人赶紧过来入伙。因为去面试了好几家,每家公司都是求贤若渴的样子。一两个夸我,那我还有点相信,但是每个都是这样,这就不禁使人怀疑了,难道我真的有这么优秀吗?绝对有拍马屁的嫌疑。而且最后还都问,你那儿还有没有同事离职,介绍过来呗。
这就不是求贤若渴了,是来者不拒吧。估计是个人都要,只要不是断手断脚,当然还是要有点脑子,就热烈欢迎。
疫情这几年估计跑了很多人,多少人回老家就不回来也有,或者之前想辞职,现在疫情开放了,也开始找下家了。这就导致了公司出现大量的空缺,急需人才补充干活。所以现在去面试,正好撞上枪口了。
当然工作其实就是一种交易买卖,我出卖的我的时间和能力(如果有能力的话),老板需要购买这些为自己挣钱。是互利共赢的交易方式,不存在谁骗了骗谁。
2.国企,还是私企?
如果可以有选择,我觉得大部分人选择国企。人都是求稳的动物,而且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也是求稳。从小父母就说,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出来工作几年后,大部分的人都调准枪头,纷纷瞄上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次一等的选择是国企单位,再次一等的是私企。这就形成了一条完美的鄙视链,影响着千千万万人的价值观。
今天我有个同事就不断地给我推荐国企的工作,她也在国企。她说她再也不会去私企了,保命要紧。我理解,这几年意外太多突然太多,世界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为了应对这些不确定性,真的太费心力了,甚至有可能丧命的风险,而且未来还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延迟退休的政策准备出台了,还有三四十年才能退休,谁能保证自己35岁不会失业。所以最好的办法肯定就是找一棵大树,如果可以找一座可以屹立不倒的大厦(如公务员),一辈子不失业才安心。
国企就是安稳有可靠一点的保障,福利待遇各方面也挺好。因为我也没有在国企待过,缺点我就不敢乱说了。
说说私企的缺点,私企就不是很稳定了,我刚来深圳第一家公司,才干了半年它就倒闭了。我还特意去查了检测行业企业的平均寿命,居然只有6年。这就是运气好的话,我需要每6年换一次公司。
我留在私企的原因是,是为了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因为什么都做,也就什么都学一点。确实累点加班多点,但是现在还是最该学习的年纪,而不是养老的年纪。现在还是拼体力的时候,可以疯狂地吸收学习。到一定年纪,比如35岁之后,年轻人赶上来后,才能有机会靠智慧和能力取胜。
3.留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
回老家工资减半你能接受吗?虽然有很大可能没有机会在大城市留下来,但是在大城市机会和资源更多,起码工资水平和老家有云泥之别。老家虽然生活安稳,离父母也近,但是生活质量并不高,而且是可以一眼望到头,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说白了还是不甘心呐,不相信自己没有逆天改命的可能)。
现在能做的就是不断打磨自己的价值,提升的职业技能,看看自己能做大城市里做到怎样的程度,如果不行,那就看准老家的机会,随时准备撤回。
但是好像这么想来,留在大城市的几率就不大了.都还没有怎么拼搏,就开始准备后路,随时准备撤退,这种心态就明显不行。要真的想留下来的心态应该是,不死不休才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