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念地图有什么用?
每个人都用过导航地图,只要输入起点和终点,导航地图就能规划出若干条路线。
这些路线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例如,有总用时最短的,有换乘次数少的,或者步行时间最短的。
类似的,就像导航地图帮助我们到达终点那样,概念地图也能帮助我们更好达成学习目标。
概念是认知最小独立单元。我们的思考和沟通,都是建立在概念之上。在某种意义上,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就是在概念之间建立连接。
例如,一个人一开始目标定得很高,随着时间推移却逐步降低,最后表现可能比定目标前还差。
这个现象被称为“目标侵蚀”,就是在“目标”和“侵蚀”这两个概念之间建立连接。建立连接后,能帮助我们更好识别目标侵蚀这种现象,然后对症应对。
建立两个概念连接的过程,就是深化概念理解、构建知识体系过程。一种具体做法就是,绘制概念地图。
步骤很简单,只有两步。第一步,将每一个概念,都用一个框圈起来,表示这是一个概念节点。第二步,把所有互相之间有联系的概念,都用连线连接起来。可以在连接线上做备注,说明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
我们每学完一个章节,就可以画一张概念地图,整体展现这个章节的所有概念,以及所有概念之间的所有连接。
如此一来,对着这张概念地图,我们既可以整体考察,对整个章节形成一个概貌印象;还可以局部考察,对每个细节形成一个精准印象。
在画概念地图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不知道两个概念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就表明自己理解有缺漏。补上两个概念之间连接,就是填补知识缺漏。
画完概念地图后,我们可以盖住不看,然后来脑中复现这张概念地图。如果复现不出来,再对照概念地图,直到脑中能随时熟练复现。
手中无图,脑中有图,如果能做到这一步,我们就能像导航地图那样,迅速找到两个概念之间特定连接,精准快速解决各种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