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幽兰心/文
迟子建在2005年,因了解到到鄂温克画家柳芭的故事,获得灵感,想要动笔书写这个民族的历史,她追寻驯鹿的足迹,找到笔下鄂温克女酋长原型,出版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
一一一摘自网络
我用了一周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这应该是我今年读得最快,感触最深的一本书。
书荒,是我的常态。于是向高一的儿子讨个书单,热爱读书的他总会不定时开个书单过来。果然,他是有存货的,在他的备忘录里存了十本感兴趣的书,我一眼便看上了这本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没有理由,也没有了解这本书,单纯只是被书名吸引。于是连夜拍了下来。
拿到书,翻开第一页便被作者有趣且艺术的文字吸引,我大声朗诵并不止一遍。全书分为四个部分: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
读完整本书,说来心情有点复杂,我总是觉得自己读得太投入,仿佛我就生活在他们中间一样,久久不能走出。
从来没有一部小说让我读得如此有感触,感触什么呢,让我想想:可能是一开始的知识点太多,也可能是我的地理学太差,补课是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感触,我在不停地搜索着:额尔古纳河的位置,贝加尔湖的位置,以及这两个之间的关联。为什么只写额尔古纳河右岸?左岸是什么?书中的鄂温克族中父亲母亲伯伯等等的称呼怎么记住等等等等,我一开始是没有进度的,因为大量的信息需要我去查,查清楚了再往下推进,如此,脑CP挤得满满当当。
越往后越感触,感触一个族群,一个时代,乃至一个社会,在这本小说里都准确且无痕切入。内容我不在这里赘述,我是希望自己再读一遍的,因为第一遍实在有点囫囵吞枣。
至于最近一直没有更文,没有借口了,就是“懒”。感谢@原子友友的关注,特意发私信问我为什么好久不更,十分感谢!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终于决定从《额尔古纳河右岸》出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