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登幽州台歌》赏析

《登幽州台歌》赏析

作者: 张亚妮zyn | 来源:发表于2019-05-27 17:35 被阅读0次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赏析:

《登幽州台歌》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当时,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征伐契丹,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请万人做前驱以驱敌,武不允。陈子昂又进言,不听,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无望,登上蓟北楼写下《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古人”指的是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诗人在《薊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中对战国时期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等历史事件迹,表示钦慕。这样的贤明君主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君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生不逢时之感,油然而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天地悠悠,生命短促。诗人把个人置于茫茫宇宙的空间中来表现,突出个人的孤独渺小,悲从中来,止不住热泪纷纷。这首诗深刻的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这种悲哀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

这首诗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这首诗画面感极强,让我们能感受到在苍茫辽阔的原野上,兀立这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的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

句式上采取长短不一的楚辞体句法。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相关文章

  • 《登幽州台歌》赏析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唐睿宗丈明元年(684)举进士,为武则天所赏识,官...

  • 《登幽州台歌》赏析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

  • 赏析《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泣下。 陈子昂...

  • 《登幽州台歌》赏析

    陈子昂啊陈志昂,浩气冲霄情飞扬。 大唐寒士均如此,报国立功在疆场。 才识卖与帝王家,封侯业绩当辉煌。 子昂就近武则...

  • 《登幽州台歌》为何是乌龙事件

    《登幽州台歌》为何是乌龙事件 01 现在就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是乌龙事件再扯几句。 02 《登幽州台歌》曰:“前不...

  • 登幽州台歌

    今天我为大家朗诵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

  • 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 [ 唐 ] 陈子昂 ...

  • 中国诗词赏析|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中国出版集团·诗词中国2019-04-11 作者:[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1。 念天地之悠...

  • 2019-02-18

    一、底蕴见文化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

  • 赏析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登幽州台歌》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goh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