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登幽州台歌》为何是乌龙事件

《登幽州台歌》为何是乌龙事件

作者: 最最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2-17 17:09 被阅读161次

    《登幽州台歌》为何是乌龙事件

    01

    现在就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是乌龙事件再扯几句。

    02

    《登幽州台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实际上不是诗,更不是陈子昂(公元661年—702年)的诗,这个秘密是我2012年4月从加拿大温哥华回到杭州后发现的。

    03

    在温哥华那一年,双休日孤馆里无书兼无聊,我写了一些诗词分析类文章,身边的二三好友看了后十分喜欢,鼓励我多写一点。回国后(2012年4月1日我回到杭州)我就打算把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第三册第四册里的诗词全部、系统地分析一遍。后来想想还是先分析知名度比较高的诗词好一些(到现在,我写了大约有十首左右。我太懒了,但愿唐诗至少能写五十首)。

    04

    我先从初唐开始分析。第二首要分析的诗就是《登幽州台歌》(第一首是王勃的“城阙辅三秦”那一首,大家试试网上能不能找到)。大概是午饭后我准备休息一会儿,休息时并不能立刻睡着,我上床后半躺在床上,就思索陈子昂登在台子上唱《登幽州台歌》的情景。前二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没发现啥问题。到第三句“念天地之悠悠”时,那个“念”字把我吓了一跳。我内心里大喊:“哎呀,《陈子昂全集》里不会有这首诗吧?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谁都不可能写出这样的诗!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05

    然后我立刻冲到书房,打开电脑,用电脑里的四库全书软件检索了一下,大约用了个把小时的样子,就把《登幽州台歌》怎么在陈子昂去世800多年后横空出世、怎么一步步变成了陈子昂的诗、又怎么一步步声名越来越大基本弄清楚了。可是,当时我主持的国家项目到了非尽快结题不可的地步,我没时间写文章阐述这个秘密,就在上课时把我的发现和论据材料给本科生合盘托出,本来我指望本科生拿这题目当作学年论文的,我还布置作业让学生分析《登幽州台歌》,但是,交上来的作业全都是赞美《登幽州台歌》如何如何好的。

    06

    这时候,我并没有认为学生们没听懂(听不懂“念”字的秘密,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以为我一说,所有的人都会恍然大悟的),我以为是这个题目需要一定程度的收集文献、分析文献的能力,而这能力对本科生来说,要求太高了。

    07

    我写的《登幽州台歌非陈子昂诗考论》,于2016年2月20日发表于《台州学院学报》(应该是2016年第1期)。该文发表后,我绝大多数朋友都看不懂我文章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那个“念”字)(尽管许多朋友承认我的论点是正确的,还有一些文献学专业的朋友认为从文献的角度,我那个观点肯定正确),我才知道本科生并没有听懂我关于《登幽州台歌》非陈子昂诗的讲解。

    08

    关键就是那个“念”字,“念”是考虑、想的意思。登在台子上流着眼泪说“我考虑到啥我哭了”或“我想到啥我哭了”,这是人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太不符合思维规律和生活常识了。如果能听懂“念”字,自然就会看出“独怆然而涕下”同样是不可能的。就是说“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12个字有四个破绽:“念”不可能,“独”不可能,“怆然”不可能,“涕下”不可能。嗨,其实“独”是可能的,尽管可能性无比之小,但仍然是可能的。那就是说,那12字至少有三个破绽。

    09

    听不懂“念”字的秘密对不?那我举个例子吧。张三在马路上走,叫李四的另一个人拿一根棒子追上去照着张三的腿猛地一挥,把张三打倒在地。这时候,一般来说,张三会惨叫一声,“啊”。如果张三的反应是惨叫一声“啊”,就是正常的。如果张三的反应是,“我惨叫一声:啊”,那就是不正常的。“念天地之悠悠”的“念”字,就相当于“我惨叫一声”。“天地之悠悠”就相当于“啊”。听明白了吗?

    10

    还没有明白是吗?那我暂时应该就没有进一步的办法了。但可以从理论上告诉大家,从卢藏用编的陈子昂登台流泪而歌的故事看,卢藏用显然误解了(至少明代杨慎确实误解了)“念天地之悠悠”的用法,这句话用在这个故事的场景里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把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搞混了、杂糅了。

    11

    从更深一层的理论上说,“一个人做一件事和这个人意识到自己在做这件事,这是两件事。这两件事不可能同时发生,总是有个时间差的,不管这时间差有多短。”如果还听不懂“念”字的秘密,那就把这“更深一层的理论”(指做事、意识到做事这两件事不可能同时发生)使劲儿地读,不厌其烦地读,也许总有有一天会对“念”字的秘密恍然大悟。暂时好像没其他办法了。

    12

    插说一下。我说《陈子昂全集》确实没有《登幽州台歌》,有个学报的审稿人审读意见上说“大谬不然”。可惜我无法和该审稿人辩论,否则我会问他:“《陈子昂全集》一共十卷,告诉我《登幽州台歌》在十卷中的哪一卷?”他肯定只能回答,没在十卷中,但十卷后的附录有,十卷前的《陈子昂别传》也有(其实卢藏用写的《陈子昂别传》没有《登幽州台歌》,只有《登幽州台歌》中的那22字)。附录是杨慎后清代四川一个人编《陈子昂全集》时补进去的。杨慎是四川成都人。

    13

    古代汉语一没有标点符号,二没有时态,三没有把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分开的标志(如果有标点符号或时态,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自然就能分清了,所以这个“三”主要是由“一”和“二”引起的)。

    14

    杨慎撰写《丹铅摘录》时,正被发配在云南(好像一个叫“永昌”的地方),身边没有古书但还能做古书摘录,杨慎的记忆力真是厉害。也正因此,他的摘录错误不少。可是呢,杨慎被人看作“明代三大文人之首”(初期解缙,中期杨慎、晚期徐文长),杨慎的名头太吓人了,杨慎同时和之后的文人绝大多数为杨慎威名所震,对杨慎只敢仰望,极少有人敢质疑,偶然有质疑者,大家也会置之不理。例如明代陈耀文《正杨》三卷指出了杨慎的上百条错误,但陈耀文那部书一直不太受重视。四库全书收谁的书最多?估计非杨慎莫属。我数了一下,四库全书收杨慎的书多达26种,而且全是抄录(四库全书一万种书,抄录的只有三分之一,三分之二都是保留个书名而已)。估计编四库全书时,或者乾隆皇帝、或者纪晓岚、或者其他哪个大牛人特别喜欢杨慎,否则杨慎不会受宠到这种地步。

    15

    《登幽州台歌》那22字成为一首诗,而且是陈子昂的诗,纯属乌龙事件。那怎么解释无数人对《登幽州台歌》的赞美呢?人云亦云、不懂装懂是主要原因,而且这种事情(人云亦云、不懂装懂)在文化史上(不止文学史,也不止中国文化史)从来都不是稀罕事,能不能看出破绽,那就看大家仔细不仔细了。

    ——李最欣2019年2月17日于杭州。

    (全文2559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登幽州台歌》为何是乌龙事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og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