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765911/01d8a0c581c6d177.jpeg)
书友写了篇《父母的婚姻》,很多朋友读完都说有意难平的感觉。
文章讲的是父母的婚姻,父亲年轻时“野”,爱玩,把年幼的孩子扔给母亲,把赡养父母的责任也一并扔给母亲。
多年以后才回归家庭,开录像厅,打麻将,唱戏,仍然“野”在外面。后来,迷恋摩托车的父亲与一辆汽车相撞,全身瘫痪,母亲连续服侍了他九年。
故事读完了,让人替母亲觉得憋屈,这样的婚姻为什么让人意难平?
1.不符合对婚姻的期待。
多数人是奔着对幸福的渴望走向婚姻的,心目中对婚姻是有期待的。父母的婚姻,至少应该给我们提供个样板。
《步履不停》中,良多回应母亲的催婚时,就曾这样质问:“既然那么想要我结婚,你们就让我看看结了婚的夫妻能幸福成什么样啊。”
什么样的婚姻才算是幸福的?婚姻里的人如果是幸福的,眼角眉梢会有藏不住的笑意。
就像钟南山院士提及自己的妻子,言笑晏晏的样子。他说:“我之前没去过非洲,但是我的妻子去过。”言谈间不光有爱,还有骄傲。
《幸福的婚姻》中说:婚姻幸福的真正秘诀,是在每天的日常琐事中彼此靠近。
也就是说,爱在细碎的光阴里。
一个长年缺席的父亲,一个苦苦坚守的母亲,怎么看都不像是幸福的模样。
书友说,母亲后来的聊天中还透露过一个秘密,年轻时的父亲衣服里,装着和一个年轻女子的合照。这个发现曾让母亲悲痛欲绝,最终却选择了隐忍。
像当年的文章和马伊俐,有多少人期待马伊俐当场离婚呀?可她只是宣称:“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不愿放手的人,对婚姻还是有无法割裂的情怀。
2.失衡的婚姻里,你为什么不生气?
一个不为家庭付出的父亲,一个总是付出,甚至为父亲牺牲自己余生的母亲,让人想不通,她为什么不生气?她为什么那么心甘情愿?
精神科医生陈百忧讲过一个案例。
她接诊的那天,患者大爷并没有讲自己的病情,而是转头看向老伴儿。
老太太拿出一个32开的笔记本,逐项讲解吃的药,服药的方法、时间,吃药后的反应。
密密麻麻的笔记让人震撼,更让人震撼的是他们的默契。大爷一个眼神儿,老太太就知道他想要什么,大爷都不用说话。
这样恩爱的夫妻,却让他们唯一的女儿敬而远之。
女儿在国外一所大学做老师,评价母亲的眼里只有父亲,完全不管她。她肺炎发烧,还是邻居送去医院的。因为父亲睡眠不好,她小时候是不被允许哭的,因为哭了“会打扰爸爸睡觉。”
女儿说,父亲的病是母亲惯出来的。
陈百忧突然明白,大爷的症状对于他和老太太而言都“意义重大”。
大爷身边有老太太依偎着,足够温暖了,而依偎着他的老太太,从大爷的信任和依赖中得到了满足和抚慰。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对于书友出车祸的父亲,和事无巨细地照顾他的母亲,大概也是如此。
3.婚姻的真相:独自坚强,相守心安。
有这样一句话:女人到最后都是嫁给自己的,幸福与否全取决于自己。
和谁过,都是和自己过。
如果没有能力一个人在世界上生活,是无法获得幸福与快乐的。
当我们内心不够强大的时候,会把想法投射到伴侣身上,从而逃避自身的责任。
所以,先努力实现经济和精神的独立,不刻意压抑自己,不害怕对方会离开自己,不因为爱一个人,就过于依恋那个人,才能做真实的自己。
自己有过日子的能力,才有和别人过好日子的能力。好的婚姻是独自坚强,相守心安。
只有这样,面对人生的暗面时,才能不苛责对方,才会努力抚平彼此的伤口,一起面对生活。
写在最后,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生存的方式,父母婚姻的模样,可能不符合我们对婚姻的期待,也可能会觉得父母的关系是不对等的,但没有关系,他们能牵手走下去,一定是彼此滋养的。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独自一个人也有过好生活的能力,如果有个ta陪在身边静静地待着,彼此心安,就是幸福的模样了。
作者简介
我思自在,我思故我在,我在则自在,感恩遇见!
公众号:我思自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65911/5b6e61059d32da3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