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五百年来王阳明》第八章伟大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五百年来让无数的有志青年,让无数的风云人物为之痴迷、为之激动,因为它能帮你找到真正的自己,塑造自己,成就自己;乃至成就你的团队、你的组织、你的家国。这就是阳明心学的伟大之处。
席书拜师
这知行合一的精神是如何产生的呢?和一个人的关系很大。
这个人就是席书。
席书是贵州的提学副使(相当于贵州省的副检察长兼教育厅厅长),官阶正四品官员,大王阳明11岁。
席书连续四次向王阳明请教朱陆异同,王阳明只讲“心即理”“吾性本自明也”。四次之后,席书豁然大悟。然后,亲自带着贵阳诸生,是以师礼请王阳明到贵阳书院去教书。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口诀,叫做“事上练”。碰到事,不怕事。碰到有事,刚好事上练,这颗心正要事上去磨练,就像一把锋利的兵刃要在磨刀三石上磨一样。
到了贵阳书院之后,王阳明的“心即理”不断往前延伸,以纠正当时时风之弊,纠知识分子空谈、虚谈之病。王阳明渐渐产生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这是他心学的第二大台阶。“心即理”可以说是心学的基石,但是“知行合一”则是心学重要的发展。
这一节让我想到“不耻下问”这个词。席书那么高的职位还能虚心向没有一品的王阳明求教、拜师,而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大多数人在不懂想问的时候,想到的往往是,我问了,会不会有人笑话,会不会看不起我,觉得我无能等等。每当这时,我们恰恰应该践行王阳行先生的“知行合一”,不知道就去问,问了不就知道了嘛。
徐爱的问题
徐爱、蔡中衮、朱杰三人是王阳明的核心弟子。其中徐爱王阳明特别喜爱,并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徐爱。
一个和尚说徐爱“与顔回同德,亦与(顔)回同寿”,徐爱31岁去世,王阳明痛心疾首。
王阳明说“徐生之温恭,我所不逮”。温良恭俭让,比老师强。
徐爱问了王阳明两个问题。第一个是:
“如今人已知父当孝,兄当悌矣......”乃不能孝悌,知和行分明是两事。
王阳明说,去做了,做到孝,做到悌才能说明知孝悌。
第二个问题是:
“古人分知、行为二,恐是要人用工有分晓否?”
王阳明说,古人为什么要把知行分开了呢?是因为有两种人,一种人冥行妄作,一种人好说空言、不着实躬行。
王阳明为什么伟大?因为他解决了人生的三大困惑(一是欲望,二是情绪,三就是习性)之一,即习性的问题。
如手机控。信息太多其实会挤压一个的精神空间,垃圾信息更会扰乱一个的思维习惯。
知行合一最厉害的是解决人的习性问题。
知行合一是最强大的生活之道,是生活中改变习性最关键的一种智慧。
由此,我想到“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本性为什么难移?关键是你没有下定“移”的决心,没有付出行动!如果能像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我想本性(不好的方面)还是能“移”的。
知行如何合一
从知道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只是从知到行。只是第一步。
行到合是什么?沉浸式体验。这是第二层。
由合到一,是第三步。“一”就是王阳明讲的“致良知”。就是一个价值性的归宿和再出发。“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从知道到做到,然后到沉浸式体验,到价值归宿与价值再出发,潜在的我的再出发,形成一个完善的循环体系。王阳明的以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也恰恰分别这三个层次的鲜明的旗帜。
掌握了心学的这一要旨之后,生活中的磨难、坎坷都不是问题,人生建功立业亦指日可待。
是啊,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我们不仅会成就自己,还会成就家人,影响身边人,为单位做成事,为国家做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