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hu日报》上有篇文章,题目是《为什么你要那么努力?》,有几位答主通过分享事例来回答这个问题,有的是影视剧里的情节,有的是别人的故事,有的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
影视剧用的是《请回答1998》中成宝拉的成长故事。此剧我没看过,大意是她遇到几件事以后,认识到自己是在父母无私的保护和爱中得以成长,因此,她为了所爱之人,竭尽所能对抗世界施加的阴暗,“人真正强大的时候,不是守护着自尊心,而是抛弃自尊心的时候”,所以,必须要努力。
另一位答主认识的一个女生,极其自律且独来独往,淡然面对一切,但没有人不喜欢不敬重她,因为其成绩好,各种比赛获奖;她拒绝男神的告白,没人敢说什么;普通本科毕业打败名校研究生拿到好公司的offer,却让公司等她考研结束。总结是“努力从来不是为了得到更多,而是为了选择更多。”是为了想要的机会到来时,不会因为自身尚且不够优秀看着机会擦肩而过抱憾终生。
更有一位答主用自己22年的生活回答了这个问题。苦难的童年,内向木纳的性格,一个人在外地读初中、高中。高三时家中事故频生,自己严重神经衰弱最后崩溃。高考后骤然感到了惧怕,反思负能量把自己将要摧毁,于是自省改变。事实上,他一直是极为努力的人,从小自学画画、书法,有模有样;喜欢“动手”的技艺;经常做公益,去山区支过教;捐过多次全血和血小板;攒钱买单反,到各地去拍星空、旅游,费用是自己写稿、炒股、做手工订制赚的……但他觉得自己很平凡:努力,可以让自己接近想要成为的那个样子。
看完三个故事,尤其是第三个,我很震撼,逆境重生也不过如此吧,才是22岁的年纪,自己活成了自己的依靠。
我也在努力,虽然做不到第二三个故事主人公的高度,但是自认为一直没有松懈过。已到知天命的年纪,工作家庭都不错,本可以享受安逸,可以躺平到退休,我为什么要努力?
细细思考,对我而言,努力已经成为了一种惯性,是自己的一部分,离开它就像剥夺了自己的精神气,会让自己慌张无措。即使在住院的那些日子,除了手术后不能动弹的几天,其余时间都是一本书不离手,或者闭眼听书,如此才觉得踏实。如果不认真,单纯糊弄、应付所做的事情心里会发虚;不去学习、读书和思考,在空下来的时间里不知道该做什么,无所事事的感觉会极为糟糕。
当初努力又是为了什么?回想自己的经历我慢慢捋。小时候的努力,是为了老师的表扬、父母的夸赞、同学的羡慕;上高中时为了脱离农村,实现鲤鱼跳龙门的跃迁,自己有好的前途,父母也能自豪地在外人面前抬起头;大学时努力是为了不被城市的同学看不起,证明自己的优秀名副其实,更重要的是分配时能有个好一些的单位;工作时的努力是为了升职加薪,再就是让自己的能力尽快提升……就是这么现实和露骨。
说到底,与三个故事的归纳差不多,为了父母家人,为了有更好的选择,为了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有时累极了自己也想不通,现在的努力到底为了什么。在别人眼里已经是成功的了,为什么要这么拼,是什么在裹挟着自己行进呢?
静心分析,也许是我对自己的标准太高,我一直没有做到;也许是好多梦想没有实现,唯恐被这个社会被别人抛下;没背景没后台的自己,努力时还常会被人赶超,是怕松懈了更追不上优秀者的脚步。
深挖一下,就是《重遇未知的自己》里所讲的,我自卑敏感,自我价值感比较低,没有安全感,认为很多东西自己不值得最好的,比如感情。因此,不断诉诸于个人成长,倾尽全力让自己的内在力量增强,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却又很少善待自己,于是活成了一个拧巴纠结矛盾的个体。
不论外界多么热闹,不管自己如何拼搏,孤独感一直是存在的,灵魂的无处安放不停地提醒自己去追求外在的卓越、去探求内在的安宁,这才是现今自己努力的缘由吧。也许要到真正认为“我值得拥有”,自己开花成为风景时,到我停止对外在形式的认同,内心真正做到平和自在时,才会停一停畅快地喘口气吧。
努力不一定带来幸运,但一定会让我们靠近好运。努力在当下,在当下努力。
为什么您又那么努力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