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为身材还说得过去,买衣服都直接网购,方便快捷,可选择的余地还多。
但我小姨则不然,她很喜欢逛商场,享受被店员们吹爆彩虹屁的感觉:“哇,你完全看不出来已经奔50了。”“天哪,我以为你家孩子刚上小学。”
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小姨掐指一算,发现自己命中缺裙。这次她改变了以往的逛街线路,由县区直奔市里商场,临出发前给我来了条微信:上班没?有空陪我逛街。
拜托,今天可是工作日第一天!但小姨发令不能不从,否则我妈肯定会面带伤感地长叹:“你小姨用得着你什么?”
我看了看过敏引起的满腿红疙瘩,舔了舔前几天刚刚治疗过的牙齿,把心一横:轻伤不下火线。
本地开了很多家大商场,但小姨最钟情的还是那座地标性的老资格。那里承载着她的美好记忆——结婚时的服装全部购置于此。
如今,昔日辉煌无比的商厦从外到内散发出颓颓老矣的气息,逛街的人寥寥无几。我们这两人进入服装卖场,登时宛若陷入迷雾森林的羔羊,周围传来无数魅惑的声音:“姐们,来我家吧,保证给你最低价。”
随意选择了右手边的一家,小姨千挑万选相中了一条连衣裙,试穿后果然端庄大方。服务员大夸特夸她有眼光,随即轻飘飘地报出价格:4000元。
我这等寒酸之人,听到报价顿时张大了下巴。揉揉眼睛仔细看,这就是条普通夏季连衣裙而已,没有镶珍珠,也没有用金线缝制,是谁给他们的底气,敢于定出如此高价?
见我们迟疑,涂着鲜红嘴唇的大妈高傲地说:“我家牌子相当硬,买过的顾客都说好。”
我在心里冷哼一声,拿出手机搜索该品牌。百科上倒是能搜到一段有关牌子英文含义的解释,某宝上也没发现它入驻的身影,一句话:这充其量是个三线的牌子。
见我们转身要走,大妈立刻高举手臂:别走,等我跟经理商量一下价格。说完装模作样地进入试衣间打电话。套路,都是套路,好歹是卖服装的,演技能不能再逼真一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24226979/a3bf1888751086e9.gif)
没一会,大妈施施然走出,满面春风:我磨破了嘴皮子,经理终于松口说可以打五折,只要2000多元哦。
我谢谢你啊,大妈。
发觉商贩们永远不理解“明码标价”四个字所蕴含的内容,他们试图通过消费心理学知识来抓住顾客的心:你看,之前标价这么贵,直接给你降一半,是不是赚到了?赶快来疯抢吧。
殊不知,国人在几十年与不良商家的斗智斗勇中,早已深谙这些套路,小姨更是个中翘楚。一幕常见的砍价桥段在我面前上演。
小姨作势要走,大妈赶忙拽住她,表示价钱好商量。她又去打电话,然后说可以便宜50。小姨自尊心受到了暴击,一条快3000元的裙子,你竟然只便宜50?价格就在这种要走和死不放行的拉锯战中,逐渐降下去300。
最终,小姨感觉这家店不实在、不讲武德,毅然和心爱的裙子说再见,带着小跟班的我踏入了其它商铺。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原来第一家走得才是亲民路线,其它几家的标价简直闪瞎眼,一件打底衫都要千元起步,但凡能入眼的裙子都在6000元以上,美丽的柜姐朱唇轻启:“亲,我们家衣服从来不讲价。”
小姨对她们的冷漠表示了强烈不满,我则相当认可这种销售方式。有钱就买,没钱走人,双方都省精力,有讨价还价的时间我足可以写出篇日更文了。
最终结果是,我们两手空空地走出门口,而且大概率不会再来。
我很纳闷,挤掉水分,本地月平均收入估计超不过5000,6000元一件的衣服究竟卖给何方神圣?人家有钱人再添点软妹币足可以买名牌,压根看不上这种三线牌子,穷人就不用说了,反正我是没有勇气把一个月工资穿在身上。
更想不通的是,这些店究竟靠什么维持生计,也可能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吧。当然,她们的赚钱门道我是搞不清了,我要铭记的就是以后绕道为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