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259569/fffe6b43156e1564.jpg)
与其说母爱或父爱是天生的,我更愿意相信父母之爱是一种需要努力、进化、被教育而完成的高级感情。
在一档亲子节目中,有一位河南郑州的妈妈,把(十岁左右)女儿送到北京学舞蹈,有爸爸全程陪读,妈妈在河南工作。可是孩子却不想在北京,想回家。妈妈不允许,说一定要让女儿坚持下去。节目现场的嘉宾问妈妈成为舞蹈家,是她自己的梦想还是孩子的梦想?妈妈很笃定的说是孩子的愿望,孩子自己喜欢跳舞。大家问孩子喜欢吗?孩子看了妈妈一眼说喜欢。节目最后主持人与嘉宾问孩子,她愿意在北京继续学习还是回家,孩子眼泪汪汪怯生生的说:愿意回家,因为她想与爸爸妈妈一家人在一起,不要分开。
在孩子眼里与爸爸妈妈在一起是最重要的,而在父母眼里孩子的前途是最重要的,而这个“前途”是父母的认为的或设计的“前途”,其实父母也很辛苦,父母包办了孩子生活上所有的事物,择名校、报辅导班,创造一切条件,为的是让孩子好好学习。我有一个朋友孩子在上中学的时候,校服、内衣袜子全部是七套,周末回家妈妈凉的他们家都是孩子的衣服,天不好的时候还要拿吹风机吹,怕孩子回学校干不了。就是希望孩子把所有的时间用到学习上。
所以很多父母说,现在的孩子不懂的感恩。其实不是不懂的感恩,而是我们的孩子感受到是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孩子不断满足父母的期待才被视为“好孩子”。
有一次去串门,他们家两个孩子。大的11岁,小的7岁。我们在聊天到9点的时候,两个孩子就去洗涮准备睡觉了,他们洗完脚后自己洗袜子,然后把水倒掉。我对两个孩子说:“孩子真棒,有这么好的生活习惯,真是好孩子,”然后对妈妈说:“你们真会带孩子。”结果妈妈说:“这不是应该的吗,这么大了还算出息吗,又不知道学习,成绩一点都不好。”两个小家伙本来很兴奋的样子,一下子低下头灰溜溜的回房间了。
父母与子女最健康的关系应该是,“无论你是谁,我都会爱你”。而孩子的直观感受是什么呢?我做到了父母要求的,父母才爱我。
韩剧《请回答 1988 》里,德善是家里的老二。上有一个成绩优异的姐姐,下有一个独子弟弟。毫不起眼的德善,成了被忽略的孩子。家里有好吃的先给姐姐和弟弟,每年生日,都只能在姐姐过完之后,蛋糕上拔掉 3 支蜡烛继续庆祝。
她每次都说想过自己的生日,父母却觉得姐妹俩的出生就差 3 天,干嘛要过两次?德善以为,“二女儿的悲哀是一直存在的,就像这个世界所有的老二一样,姐姐因为她是姐姐,弟弟因为他是弟弟,所以都得谦让着”,心思敏感又细腻。
有一次,她终于忍不住大哭:“为什么就对我这样?我好欺负吗?我是可以随便对待也无所谓的人吗?”德善爸爸惊呆了,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女儿。然后爸爸单独送给德善一个生日蛋糕,为她过自己的生日。爸爸说:“爸爸也不是一生下来就当爸爸,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所以,女儿啊,你可不可以体谅一下爸爸....我女儿长得这么好,什么时候,成了这么美丽的姑娘,还上了电视,漂漂亮亮地化妆......”德善哭了,原来,爸爸的心是柔软的啊。
多希望,我们的父母,可以像德善爸爸一样,可以去重新审视自己。
父母可以选择要不要这个孩子,可是我们的孩子却没有办法选择谁成为他们的父母。既然选择了孩子,就要无条件的爱他,无论孩子是怎样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59569/bd331b29369f746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