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会伤人》第55—67页
今天阅读的“低估之伤”、“完美主义之伤”、“平庸之伤”,可以分别对照出学校对“问题学生”、“优秀学生”、“中等学生”的伤害。
老师对学业成绩较差学生的态度,有时可能是一个“自然的”反应,可能就会让学生失去自信,关掉求知的大门。学校教给这些学生的,是在较低水平上评价他们自己,然后他们就认为或者期待他们就应该是那样的。其实,他们只是用不一样的方式学习的孩子,却被学校贴上了问题学生甚至是缺陷学生的标签,失去了发展自己的动机。(我们提倡的分层次教学、分层次作业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作用呢?)
每个学校里都有像文中维斯瓦纳桑那样的在各方面表现都非常优秀(完美)的学生,被同学、老师、家长评价为优秀学生的典范。可没想到的是这样的评价和认可会给他们带去严重的伤害。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完美主义形象,不容许自己有任何的失败和不足。但是学校外的现实生活不可能那么完美,这就导致了他们不能正确应对失败,产生沮丧、负罪感,甚至做出极端行为。
中等学生被称为“不幸掉在夹缝里的孩子”,他们很少得到老师的注意,老师对他们的要求也较低,在学校里很少接受到挑战,所以,他们会认为自己就是如此平庸,即使努力也不会有改变,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对自己也不感兴趣。
“因材施教”、“为了一切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有几个能真正地得到落实呢?现实中是不是更多的是这样的学校环境:拒绝承认认知、情感或者身份认同的差异,在这样的环境里作为一个不一样的人就会引起不赞成和羞辱;要求依照相对狭隘的标准行事,在教育功课的完成过程中几乎不给学习者任何选择余地;学校更多的心思放在给学生贴标签和分流上,抹杀学习者之间的差异,而不是欢迎和承认多样性的存在?这样的环境造成的伤害,导致学习者疏离了自己,减少了学习经历中的乐趣,并且造成了内部抵触或低水平表现,很多创伤都需要花费终身的时间去平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