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10216_摘抄

20210216_摘抄

作者: Passio_ | 来源:发表于2021-02-16 22:43 被阅读0次

    不相信爱情的年代,再也不会诞生经典情歌

    • 歌手们由作品建构起来的自我形象,也在不断地“去性别化”
    • 在原子化的现代社会中,每个“我”都被无限放大。年轻的人们更多地看到的是两个“我”之间的摩擦而不是联结。如果爱情神话已经打动不了我们,那就更无需在情歌中寄托。
    • 乍看之下,情歌不再垄断音乐市场,不见得是彻头彻尾的坏事。如果其他更小众的歌曲题材能因此获得生长空间,必将最终促进音乐市场和我们内心世界的多元繁茂。
      但反过来说,如果连最普世的情歌故事都说不好了,我们也很难想象,这样的华语乐坛所映照着的年轻人,真正生活在一个更加充盈的年代。

    小黄脸、搞怪图与满屏烟花:当我们玩表情包时,我们在玩什么?

    • 给国内早期网民留下深刻记忆的,是2003年QQ推出的“QQ秀”。用户可以在个人信息一栏DIY自己的卡通形象,从相貌到服饰,从背景到表情,国内网民第一次体会到以图像彰显个性的成就感
    • 回顾表情包的演变史可以发现,随着技术的变革与媒介化交往的深化,表情包背后蕴含的社会、文化意涵也不断变化。它既可以是文字的情感注脚,也可以是彰显个性的标签,既可以是网络狂欢的象征符,又可以是创造价值的符号资源。
    • 互联网发明伊始,作为交流的媒介,其潜力尚未被充分发掘,因此才会有法尔曼教授利用ASCII码表制作第一个“表情包”的创举。但也正是初代互联网的诸多不成熟因素,激发着人类将其改造成一个“完美交流媒介”的动力。而表情包极具活力的演变史,恰恰是这种努力最鲜明的注解之一。
      不过,与电报时期不同的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表情包,代表着两个时代的人们截然不同的“美好交流”理念。人们之所以为摆脱身体束缚的电报技术欢呼雀跃,其蕴含的潜台词是,肉身是完美交流的障碍。这种轻身体而重精神的思想,甚至可以从柏拉图思想中“灵魂与肉体之争”那里找到源头。
      而随着20世纪哲学、社会学思想脉络的演变,人们愈发认识到身体在交流中不可忽视的意义。虽然身体所代表的他者性是心灵难以相通的根本原因,但身体本身作为表意媒介,承载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具有基本的情感传递功能。
      因此,表情包的出现是一种身体的回归,也就是将缺位的身体符号拉回被媒介消解的交往空间中。从暴走漫画到各种影视人物gif,再到会动的小黄脸,无论是表达愤怒还是喜悦、无奈抑或惊讶,表情包的发展始终如一地包含着人们对更完美、更和谐、更准确交流的愿景。
    • “狂欢”一词源于“狂欢节”,后者是一项极为古老的人类文化现象。最早的狂欢节源自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的“酒神节”,经古罗马、中世界、文艺复兴时期的演变流传至今。
      俄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是最早对狂欢现象进行系统化梳理的学者,并提出著名的狂欢理论。该理论用“狂欢式”来描述狂欢节的总体特征,并将其分解为以下三点:
      其一,全民性。以古希腊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酒神节”为例,城邦居民在祭祀酒神活动结束后,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全民参与到这场载歌载舞的狂欢游行之中;
      其二,仪式性。在狂欢中,所有人都会带上一副精美的面具,并在节日期间推举选定一位“国王”,再在插科打诨中对其进行加冕和脱冕;
      其三,颠覆性。狂欢节中的人们抛弃了现实生活中的阶层、性别、年龄之限,创造出一个超越了现实生活的“狂欢世界”,并在狂欢中以非理性的态度颠覆现实生活的惯例。
    • 流行表情包的传播正是一场线上的狂欢节。首先,移动媒体的普及与网络社群的发展使表情包传播的“全民性”具备了可能,表情包制作的低门槛又为表情包生产的“全民性”创造了机会。
      其次,强连接的网络社群具有强大的组织力与号召力,使表情包狂欢不满足于混乱无序的自娱自乐,而是可以演化为一种仪式性的表演行为。例如2016年发生的“帝吧出征事件”,便是这种仪式化传播的明证。
      最后,表情包狂欢从内容到形式都彰显了其颠覆性。内容上,表情包是对原有素材意义的颠覆;形式上,狂欢本身又是对日常生活交流模式的颠覆;情感表达上,丧、气愤、玩世不恭等通常被认为是“负面”的情感,同样得以大胆地表露,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个体对现实生活语境的超越与摆脱。
    • 表情包发展至今,丰富的数量与种类使其足以成为一套庞大的符号体系,反过来定义着使用者的身份,进而形成了不同群体之间的认同与区隔。群体的划分,最终是为了获得每个个体的群体认同感,增强自身的信任感、归属感、安全感和支持感。
      最早造成这种认同与区隔的,是不同的网络界面与平台。
    • 随着越来越多基于影视、动漫、流行文化的表情包出现,表情包对群体的划分突破了特定网站、论坛的“地界”,开始创造出一个个基于文化标签的“亚文化共同体”。
    • 除了作为文化共同体的象征,表情包还是一种代际的标签。受现实关系的影响,不同代际的群体内部更容易发生互动,并在互动中约定俗成一套常用的表情包,由此呈现出表情包的代际间特色。这种特色最终演变成为一种有意的区隔。
      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年轻群体对“中老年表情包”的吐槽。年轻群体调侃“中老年表情包”形式单一、颜色艳丽、内容呆板,实际上是一种对自身群体文化审美优越性的标榜。即便现在“中老年表情包”已经被许多年轻人使用,成为一种“另类的时髦”,但“中老年表情包”这个人为制造的标签,本身就足以体现出代际之间对文化资本乃至话语权力的争夺。
    • 理解的桥梁,还是交往的藩篱?
    • “儿童软色情表情包”

    狗刨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泳姿,凭啥不能进奥运!

    • 进入奥运会年代以后,在第一届现代奥运会(1896)上游泳便成为了正式比赛项目,起初游泳比赛并没有规定具体的姿势,而是由运动员自由选择,因此叫做自由式(Freestyle),可以采用任何姿势如爬泳、蛙泳、狗爬式、侧泳等,甚至自编一套泳姿,当然采用速度最快的爬泳姿势的人较多。因此,在自由泳项目上,人们便主要采取爬泳的泳姿,以便达到最好的成绩。时至今日,自由泳项目仍然没有规定具体泳姿,但因为普遍采用爬泳,因而一般说到自由泳,其实指的都是爬泳。

    为什么我们热衷于使用一连串或组合式的标点符号???

    • 标点符号的异化指的是与规范用法不同的标点符号用法,其衍生出了新的形式和新的意涵。
    • 传播学上一般将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是一种有组织结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包括口头语和文字。而非语言符号是指不以人工创制的自然语言为符号,而是以其他视觉、听觉等符号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对标点符号的定义是:“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
      从定义可以看出,标点符号能辅助文字表达,但本身并不能像汉字一样独立使用,有着十分明确的意义。标点符号依附于文字符号,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
    • 标点符号异化有四种形式:标点符号的省略、标点符号的过度叠用、标点符号的组合使用和标点符号的变体用法。
    • 线上交流时我们常常不用标点符号或者是使用空格、表情符号代替两种情况。这种省略现象其实是由社交媒体的实时性和设计决定的,线上聊天时消息是一句一句发送,每一次发送的间隔构成了语气的停顿,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不加标点符号也不影响交流。
    • 异化的标点符号可以表达更加丰富多样的情感,弥补了网络交流中非语言符号不足的缺点。

    “船猫”的几个故事

    打算看一本叫做《猫咪海洋简史》的书再了解一下

    “网红”教授罗翔:我身上有太多不配有的光环

    • 我对学生们也没有过多的要求,希望他们努力做到追求公平正义,不畏强者,怜悯弱者,当然,也希望他们不要过得过于清贫。
    • 我在《刑法学讲义》的扉页上写过一句话:“用良知驾驭我们之所学 而不因所学蒙蔽了良知。”
    • 视频中的“张三”,是我为了方便讲述案情而虚构的反派人物,因作恶多端,而被粉丝称为“法外狂徒”。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幽暗面,每个人心里都隐藏着一个“张三”。所以,日光之下,别无新事。
      这些看似幽默的案例,其背后凸显的更多也是人性的幽暗,这些人性的幽暗会让我们能够审视自己的内心。其次,法律制度也在每个个案中不断地趋于完善,有些个案可能折射出当时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之处。那么当我们能够体悟到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时,便是朝向制度完善而迈出的重要一步。最后,能认识到这个社会过去曾存在部分的乱象,才会让我们更多地渴望光明,也许这就是幽默的力量。幽默是让人能够探究其背后你想嘲讽和批判的那些东西,然后让它们变得更加美好。
    • 去年9月8日,因发了一篇微博,我遭遇了网络暴力。那天我确实是很烦,就索性退出了微博,后来有人说我太玻璃心了,我想想也对。第二天出差途中,我居然在火车上碰到了一个久未谋面的好朋友。我向他倾诉自己的遭遇时,他问我,“之前别人对你那么多赞誉,你觉得合适吗?”我说,“那肯定愧不敢当。”他又问,“那你高兴吗?”我说,“还挺高兴的。”
      他反问我:“别人对你的表扬名不副实,你就很开心。对你的批评名不副实,你就很沮丧。这不是典型的双标吗?本质上,过分的夸奖与过分的批评不都是误解吗?误解本来就是人生常态,不要只喜欢好听的误解,而厌恶不好听的误解。”他的这一段话,让我瞬间释然。人生中很多事情都事与愿违,我们太有限了,我们只能做我们认为对的事情,然后接受这种事与愿违。
    • 人要影响别人,首先要改变自己。如果不想自我改变,却想影响别人,就会成为戴着面具的演员。人生本来就生活在各种误解中,自己先要接纳自己,凡事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也别看得太卑微,这是最重要的。
    • 大象是客观存在的,它并非人类的假设,虽然我们只能摸着它的一部分,但无数摸象的人也许能够尽量拼凑出象的整体。因此,永远不要在自己看重的立场上附着不加边际的价值,要接受对立观点的合理性。专业人士也必须俯下身段,倾听民众朴素的智慧。

    《猫咪海洋简史》

    说实话,这本书是强撑着看完的。一开始是在微博上看到了船猫的故事,评论里提及这本书可供一读,于是在微信读书里面开始看。但除了开头(其实开头也不怎么有趣),后面的内容和船猫的故事没有多大关联,仅很简单地讲述了一些船只的航海事件,一笔带过船猫,完全没有达到我的期望。

    • @薄暮冰轮:在看《猫咪海洋简史》,开头作者讲了猫咪的祖先们是怎么和人类认识的:
      在久远前的新月沃土上,人类建造了房屋,种植农作物,粮食丰收之后,剩余的粮食被储存在了粮仓中,这就引来了老鼠。
      对老鼠来说,谷物成熟的田地简直是自助餐厅,而人类的粮仓更是天堂一般的地方。它们拖家带口,连吃带拉,排泄物还要污染食物,一只老鼠一年可以糟蹋6.5-12kg的粮食,人类毫无办法。
      所以,当有一项免费的虫害控制服务——前来捕鼠的猫咪——不请自来的时候,人类大喜过望,认为这简直是神灵在他们面前显灵。
      这竟然是免费的!没有人可以拒绝白嫖!
      难怪埃及人崇拜猫咪。如果有免费的劳动力上门为我服务,勤勤恳恳地为我解决烦恼,而我一分钱都不用掏,我一定觉得它浑身散发着圣光。
      久而久之,野猫和人类建立了一种舒适的互惠关系。人们也开始给野猫投喂,抚摸它们表示友好,鼓励野猫在粮仓留下来。野猫对这个“餐厅”也很满意,虽然还是要劳动(捕猎),但是人类的谷物粮仓是一个很好的“刷怪点”。
      野猫们还发现,入室之后还能享受到额外的福利,比如躺在壁炉旁边打个盹。它们甚至坐在人类的大腿上,心满意足地打呼噜。
      于是慢慢的,野猫开始登堂入室,有的逐渐放弃了劳动精神,不再为人类打工,而是享受人类提供的食物与服务——嘿,这竟然是免费的!谁能拒绝白嫖呢?人类不能,猫咪也不能!
      人类驯化猫咪史 ×
      猫咪驯化人类史 √
    • “mate”是于14世纪从中世纪德语的“māt(e)”或者“gemate”(同伴)中借来的,意思相当于“friend”(朋友)。这个词在表示“measure”(一份食物)的意思时与印欧语系中的“mat”或“met”有亲缘关系,使mate有了“一起吃肉的人”的意思,类似于“companion”意为“一起分面包吃的人”(拉丁语中com=with, panis=bread)。
    • 捕猎者的警觉性和留意周围环境的能力在这类站立瞭望的工作中都派上了用场。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猫能在黑暗中看见东西。这其实不完全正确——并不是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猫的眼睛可以在近乎黑暗的环境下看见东西,而智人的眼睛却不行,那是因为猫科动物的眼睛天生能高效地捕捉到周围的所有光线。这与眼睛的大小有关。猫的眼睛相对于它的脑袋来说是非常大的;在昏暗的光线下,虹膜(眼睛中有颜色的部位)可以张开得很宽,以便尽可能多地让光线进来。
      猫的眼睛后部还有一个特殊的反射层,叫作照膜。它有一项非常特殊的工作:将受体细胞错过的任何入射光反射回视网膜细胞,这将会让灵敏度提高约40%。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猫在黑暗中捕捉光线时眼睛会发光。
      接着起作用的是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它们将入射光转换成电信号。视杆细胞负责昏暗光线下视物,分辨的是黑白画面,而视锥细胞则负责处理明亮光线下的色彩。比较而言,猫眼的视杆细胞较多,而人眼的视锥细胞较多。但真相远不止这些。人眼的每个视杆细胞都与一根神经连接;而猫的视杆细胞则结合在一起连接成束。这些原因加起来足以说明猫连接眼睛与大脑的神经比人类少了十倍,这就加强了弱光下的能量,使猫在周围光线微弱的时候也能看见东西。
    • “海猫本身就属一个族群。不习惯海上生活的猫根本不知道如何在风大浪急的海面上照顾自己,而水手猫就熟悉海上的生存门道,知道该躲在哪堆绳索下面。它会一直待在那里,等待天气转好,然后再出来讨要口粮。当海猫可不是闹着玩的,真的挺不容易的,而且,它们中有很多从来都没有上过岸。它们出生在海上,生活在海上,死后也会葬身大海。几乎每次我们开航时,都会发现船上多了一只或几只陌生的猫。它们经常会换船,但很少会离船登岸。的确,我从未听说过有水手猫会有这样的举动。有时,如果有几只猫同时上船,它们就会在船上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并且不允许其他猫进入自己的领地。我们船上有只老公猫,把除它之外的所有猫都赶到了船尾,并且为自己所拥有的权力沾沾自喜。
      “我知道‘爱忌妒的猫’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我曾经养过一只猫——也是我最喜欢的猫——名叫玛格丽特(Margaret)。她对我极其依恋,以至决不允许船上的其他猫走进我的船舱。她甚至还会忌妒自己生下的小猫崽。不,先生,船猫和普通家猫似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物种。我确信,在我们离开纽约码头前,肯定会有猫来接替任性的‘埃及艳后’,但我必须承认,直到最后一刻我内心还是有些忐忑不安。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那只自动登船的猫汤姆,一定是在聪明的小脑袋深思熟虑后才决定加入这次航行的。”
    • 猫当然会说话。猫能用大量特有的声音、气味、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标记与同类以及智人交流,来表达它们的情感与需求。虽然这种“语言”可能无法形成深刻而有意义的哲理性交谈,但其实尽管很多人储备了足够多的语料,也无法做到这一点。
    • 虚假新闻总是毫无新意可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10216_摘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gyv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