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阅读结合现实案例来表达,会不禁疑惑一些教育问题。
尹建莉认为:有了自由,孩子就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有兴趣,他就会反复做,就变得专注;在长久的专注中,他逐渐感知并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把握了事物的规律,他就愿意遵守它,就有了自我控制力。
观点与李雪的教育观点有相似之处,李雪说:“闭嘴、给钱”。给孩子自由。不要总盯着孩子,那样孩子的能量得不到释放。没有自由可言。不要怕你的孩子变坏,孩子的底色在出生后的头几年是很关键的。
我赞同6岁前的教育关键期这一说法。
尹建莉有位中学同学,孩子6岁时力气已经特别大了,有天为了找到电视机后面的乒乓球,不小心把电视机碰到地上,电视机摔碎,在那个年代,这物件儿是贵重的东西,这同学的妈妈、妹妹及亲戚都说她: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也不打孩子、也不训练、也不责怪,你会把这孩子惯成什么样子?
她这同学说:“不,我决不训我的孩子,我只对他说:没关系,你是不小心的”她说自己的小时候,动了收音机,她的妈妈训她,不让她动,每次出现类似的情况都这样,结果搞得她心理障碍,关于按钮的都不敢去动,觉得有恐惧。
看到这里,我想到小时候,自己比较热,便把外套绑在腰间,被父亲大身呵斥,在他当时的认知里,这是小流氓才干的行为,坚决不能那样做,所以长大后,我亦会觉得,那样的行为太不对了,坚决不能做。
无独有偶,今天在看微刷王人平转发一个新闻平台的事件里,视频中一个孩子对着自家电视里的画面拳打脚踢,视频里是妈妈的声音,是把监控里的视频发给了媒体,媒体对这孩子进行了贴标签化——“熊孩子”。
王人平呼吁,请不要叫熊孩子,家长在这样的情况出现时,来到孩子身边,给到孩子安全感,让孩子被看见,孩子心里有恐惧,保护孩子的心理,如果一味的指责孩子,不理解孩子行为的动机,一直给孩子贴标签,好孩子也会变成糟糕。以前我会认为熊孩子很讨厌,当越来越深入的读育儿类书籍时,改变了这个观点,所谓熊孩子的背后,是对爱深深的呼唤。
就像故事中提到摔碎电视的孩子,如果大人不理解孩子,责怪之下电视也不能还原,如果一味责怪,损失的不仅仅是电视,还有孩子辨别事物的能力,”我只是不小心而已,再也不敢碰了“
成人总是忍不住“教育”孩子,用暴力、用语言攻击孩子,而压抑控制出来的孩子,遇到事件时会表现出过激的行为。这样更会加深成人的传统认知“不打不成气” 在我们这座三四线城市,老家还有“黄金棒棍下出好人”的说法。(有些老话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是不正确的)。
在蒙特梭利幼儿院,有个小孩子特别喜欢偷吃东西,“偷”吃其他小孩子带来的东西,老师将东西放在柜子上,他总是拿,老师不知道怎么办,担心这个孩子总拿别人东西,会养成不好的习惯。尹建莉认为儿童偷吃东西,在成人看来他是偷着吃别人的食物,但在儿童看来,他不是偷,就是觉得上面有好吃的,为什么不给我吃呢,他并不知道物品的归属权这个概念。
尹建莉问这个老师,这孩子吃了那东西影响别的孩子了吗?
老师说不影响 ,然后她们共同想了个办法来试,当这孩子每次站在凳子上拿东西时,只要被老师看到时他就会很尴尬,有时会撒谎说是他给谁谁谁拿的,尹建莉分析孩子会觉得这个食物太诱人了,他什么都忘了,他就去只想拿这个东西。
下一次他再拿东西时,老师说:老师帮你拿 。每次都这样,都给他拿,
老师在每次的配合时也是与自己的观念做斗争,会有恐惧,怕因为这个方法让孩子更加“放纵”,担心孩子会变坏。需要拼命与自己旧有观念做斗争,克制自己,忍住自己。
3个月后,这孩子再也不去拿别人的东西了,他知道怎样控制自己的行为。
尹建莉认为,这个结果是自由和尊重的结果,只靠惩罚和所谓的教育,只能使孩子暂时控制自己的行为,因他惧怕成人的权威。
但因为有了对孩子足够的尊重,靠老师对待他始终不变的态度,时间一长,尊严和自尊占到了首位。
在孩子那里,自由是快乐的自由,纪律是快乐的纪律。
谈到这里时,如果这类观点在一些风口的平台上,可能会出现很多不同的声音,“你这不是拿孩子当实验吗?”“这是个例”“3个月后如果他变本加厉呢”?
连罗翔有期的主题都是“小孩子生性纯良,我呸”,这是优秀者对于孩子的观点。
教育流派没有谁一定对,谁一定错,当每次看到孩子水汪汪的大眼睛,给到她足够的信任、内心充满不带(你定要回报我)色彩的全然接纳时,才能给予孩子真正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