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音乐,文学都能给人美的享受。大千世界的美需要一颗怀揣爱的心去感受,心里有爱才能看见美。
红橙黄绿青蓝紫,如何搭配才协调?
do re mi fa sol la si ,怎样编排才悦耳?
万语千言,字字珍贵,又怎么去搭建沟通的桥梁?
这些艺术形式几乎都是用韵律,节奏,表达美,这符合我们对生活和世界美好的追求,这种美好可能有类似于规则与自由的很多矛盾之处,但最终总能达到协调,这种美与杂乱无关。
而艺术作品的美在于总能带来共鸣感,好像看到听到这个作品,我们在内心找到了家。所谓共鸣是,作者所表达与你以为的不谋而合。昨天看到朋友因为身上的衣服而更显迷人,有韵味,便给予了赞许。后来得知,她在经过多年尝试不同的款式之后,发现自己最适合的是优雅的路线。优雅如何形容呢?我想关于一个人的气质,真的很难用语言去形容。有一点很关键,衣服的色彩和款式如果表达的是你的内在,那么,衣服将会因你而更美。相反,外在的表达如果和内在格格不如,也很难带给人美的感觉。
比如,有一次,我在一家小店买了一件很酷的衣服,那身衣服挂在衣橱展示台非常好看,给人另类,叛逆,复古的感觉。但并不是我平时的穿衣风格,一时兴起想换一种风格,而当时被售货员恭维的找不到北,所以很快就买了一下来。回到家忽然发现,衣服上黑白色块居然印着带血的牙齿,骷髅头。我问自己,穿出去表达的是什么呢?我的内心就两个字,邪恶!冲动购物就是说,你买了不属于你的衣服,当你自己都感觉不到美,又如何让别人感觉得到?
再说音乐,这是我认为最能调动我感性系统的艺术元素。音乐有时可以表达悲伤,有时则是兴奋,喜悦,有时甚至是生气,愤怒……我们能通过音乐感受到情绪,而那一刻我们体验到的是生之为人的生命之美。我在回家的路上喜欢听音乐广播,主持人会解读关于一个曲子的意境,音乐加文学,让我暂时离开工作生活中的各种日程规划,享受当下内心愉悦的美。
记得一次听到周董给女儿写的《前世情人》,很快潸然泪下。刚开始节奏欢快,甚至有点感觉急躁,让我回忆起当初女儿出生时的情景。月子里我慌乱而搓手不及的场景浮现眼前,即便做了万全准备,妈妈的新身份带给我的感受仍然是各种各样复杂情绪,其中有惊喜与兴奋,却也有焦虑和恐惧。乐曲后来转入平和,一句“什么爱不说就已经存在,什么爱望着就全部明白”用平缓而坚定的韵律表达了所有父亲对女儿的爱怜,我瞬间被感动落泪。很多民间经典语言都特别在理,“猪生的猪亲,狗生的狗亲”,就是说所有爸爸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都会发自内心的喜爱。
最后说文学,美的文学我认为会传递人们健康的情感。毕竟,无论是艺术的那种形式,其目的一定要向着重生,而不是死亡。虽然很多人说网络上的鸡汤文没什么卵用,但是有杯鸡汤喝总能暖心让人感受到温暖,做出下一步的决定也会更有力量。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和很多美好的文学,电视剧,影视作品都与爱情,亲情,友情有关,这难道不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主题吗?好的文学之所以打动人,一定是先动之以情,和读者产生深度链接,才能晓之以理,然后别人信服你的道理。
艺术之美在于它所蕴含的真实的人生情感。有时候,它用各种形式帮我们打造心中的柏拉图,桃花源和乌托邦。有时候,它又能带我们回到过去的记忆中。而无论是表达过去,还是畅想未来,当艺术表达的是人生,传递的是真感情,无论哪种形式,都会被读者和听者动容。艺术作品中能量的传递甚至能起到疗愈的作用,因为热爱音乐,有人会重拾生活的信心。
然而,艺术作品在与读者听者产生强烈共鸣的同时,又会容易将他们从现实中带走,转而会加深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憎恶。很多艺术家因此而选择厌世轻生。
关于世界,是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而世界观也是每个人成长经历过程中形成的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系统。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万个读者心中有一万个林黛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私人逻辑和信念系统,世界的精彩就在于万事万物的千姿百态。
可悲的是,成年的我们可能因为曾经的痛苦经历形成了悲观的世界观。那么这样的信念会形成恶性循环,让我们在自己以为的世界里痛苦的生活。比如,有人因为儿时经历,内在深深的认定爸爸妈妈不爱我,那么以后也很难对周围的人产生信任。
我不想讨论什么是爱,但我想说美和爱一定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能感受到爱,我们必然能看到世界之美。这时爸爸严厉的语句,可能会被诠释成浓浓的父爱。可是,有人说,臣妾做不到啊,我就是感受不到爱啊!那你的内心也许已经坚定了一个信念,我生活在一个糟透了的世界。
一个很好的做法是,做让心欢喜的事。心情舒畅自然容易发现世界之美,慢慢就会形成良性循环,重新树立对世界的美好认识。
或者另一个较难的办法是,重新构建自己关于世界美好的信念系统。世界就是这样,一人一世界,你经历中看到听到的一切都会形成你独一无二的世界观。那么,如此糟糕的世界,为什么有的人过的潇洒而自由呢?每当我们感觉不好的时候,试着觉察是什么想法让我这么痛苦?这个想法会不会太绝对?慢慢的,你的信念系统可能会随之改变,也会感受到更多生活中更多的爱与关怀。
其实关键之处在于,没有完美的人和事。看到世界的美,就是接纳它的不完美,因为我们太爱这世界,所以我们要选择看到它的美。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如果我们选择看到美好,就有能力给予身边人很多美好,就会有更多人因为感受到美好而愿意用美的语言代替语言的暴力与世界交流,用美的歌声表达情感,用美的色彩谱写人生,那每个人都会是自己生活的艺术家,创造自己的美好世界。
关于美,即是关于爱的世界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