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调所来源的曲调类型来看,主要有这么几种类型:
一种是大曲,一种是杂曲。
大曲指的是唐宋时代的大型歌曲,有的是跟佛教道教有关系的,就被称之为法曲。比如说《霓裳羽衣舞》《霓裳羽衣曲》这个就是法曲。《秦王破阵乐》这个就是大曲。所以大曲里面摘一部分出来,就形成了大家很熟悉的一个词调叫《破阵子》。
杂曲进入到词调里面的特别多,也就是词调里面有很多,其实都是来源于唐宋时代的杂曲。杂曲的类型又可以分成四类,分别叫做:令、引、近、慢。我们比较熟悉的是令和慢,引和近这两类往往都是介于令和慢之间的,或者是跟大曲法曲有关联的一些乐段。
关于这个令,现在一般认为是出自于唐人所行的酒令,很多的词调后面都带了一个令字,《卜算子令》等等。这里有一条材料,是宋代陈元靓《事林广记》里面记录的,就是《卜算子令》这样一首词在当时酒席上面表演的情况,它就是一个很典型的行酒令的场合。
他在《事林广记》中记载,这首《卜算子令》的表演方式是怎样的呢?,先取花一枝,然后行令,就是有一只花拿在手里面,然后来行令,口唱其词,逐句指点,口里面在说歌词,但是手里面要做出相应的动作。举动稍误,即行罚酒。动作做的不对就要罚酒,这就是行酒令的模式。
比如说这首词《卜算子令》第一句是,我有一枝花,那么需要行令者做出什么样的动作呢?要指自身,还要指着这个花,要做出这样的动作。斟我些儿酒,这是第二句,指着自己,让斟酒倒酒。第三句唯愿花心似我心,要指指花,还要指指自己的心头。第四句几岁长相守,那么念这一句的时候,要放下花枝、叉手。
下片,满满泛金杯,这个时候要指着酒盏,重把花来嗅,要做出把花用鼻子去嗅花香的动作。不愿花枝在我旁,这个时候要把花传递给下面一个人,旁边一位。付与他人手,这个时候就要把花让下一位接过去。这个就是动作跟口唱其词的一种结合,这是一个很典型的行酒令的场合,一种文人之间的游戏,但这种游戏却是和令词的这样一种,创作的模式和它表演的模式相关系的,所以令词出自于唐人以来的行的酒令,跟这个是有关联的,所以相应的大部分的令词不会是长篇巨制,都比较简短,比较简单。
和令相对应的另外一极呢,就是慢词。慢词,顾名思义它不是指字数的多,而是指节拍的缓,所以才叫做慢词,也叫慢曲。但是由于节拍舒缓了,很自然的它的演奏时间会增长,演奏时间会增加,那么相应的,它需要的歌词的字数也会增多,所以慢词之所以被称为长调,原因就在于此。像《木兰花慢》《石州慢》,这些慢词一般都在百字以上。
慢词在唐五代时期是不多见的,真正慢词的兴盛是在北宋时代。北宋的宋真宗、宋仁宗在位期间,是一个新的音乐时代。在这个音乐时代最突出的代表,就是大量的宋乐慢词曲调在民间开始涌现,而敏锐的把握这个慢词的趋势,并且用它来填词的,就是大词人柳永,这是第二个方面关于词调名的问题。
第三个方面关于分片,我们知道词和诗歌有一点很明显的不同,就是诗歌是不分段的,而词是分段的。那么词为什么要分段?这个是和乐曲的需求是有关系的,整个的这首乐曲由几个部分组成,由若干个乐段组成,如果是两个乐段组成的,它就要分两段,如果是更多乐段组成的,就要分更多的段,所以词里面的分片完全就是根据乐曲的需求而来的。
乐曲演奏一遍就叫一片,这个片字指的就是乐曲演奏一遍,一段乐曲结束了停止了,所以它也叫阙,阙这个字就是有停止的意思,所以片、遍、阙都可以用来指词的段落,而这三个词其实都是指音乐的段落,而不是指文辞的段落,所以如果一首乐曲只有一段的,相应的它的歌词也只有一段,这种我们就管它叫单调。
如果一首乐曲是分为两段的,我们就称它为双调。双调词在唐宋词调里面是数量最多的,也是最为常见的。再往上就是三段的、四段的,分别叫做三叠或者四叠,而这一类乐曲在唐宋词调里就相对比较少见。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在唐宋时代词作之中大量出现的,其实都是双调上片下片,当然双调它也有长短的差别,有的是上段下段完全一样的,也有的是上段略短,下段略长,这个其实都是和音乐的段落的区分是有关联的。
我们不能够从词的文字本身,去推究它分段的依据,而应该从音乐的要求这方面,来推断它分段的依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