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的电影,无论是让人在强大的明星阵容里养眼,还是在主题和情节构筑里找到欢乐或是哲理,一百个人有一百种解读。可我却愿意沉浸在那些值得称道的细节里。
因为,它们明明可以不那么“用力”,却十分用心,尽善尽美。我总是被它们的“认真”所感动。
《疯狂动物城》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从电影主题,人物设定,情节的构筑,包括主题曲都很喜欢。
但是,这部电影的细节,更觉得耐人寻味。
最“用力”撑住电影的,或许是那些不易察觉地“细节”场景细节。动物城设置了符合各种动物不同身材的入口,长颈鹿特定的饮料传送带和仓鼠的专属通道,以及为潜水来上班的河马提供烘干机。
最“用力”撑住电影的,或许是那些不易察觉地“细节”很多品牌梗,比如,把dkny改成dnky,意指donkey,模特找了只真“驴”。品牌找了只熊来做“bearberry”的广告,还有仿耐克广告词的,just zoo it。apple的logo变成一个咬了一口的胡萝卜。
最“用力”撑住电影的,或许是那些不易察觉地“细节”“形象刻画”的细节,兔朱迪,她性格开朗,爱憎分明,这些都可以用故事情节来表现,但是迪士尼用了大量的表情符号让可爱的兔子立体生动,就好像,当情绪发生不同,朱迪的耳朵是不一样的,难过或生气的时候兔子耳朵耷拉着,开心地时候则会竖起来随着她蹦来蹦去而摇摆着。
最“用力”撑住电影的,或许是那些不易察觉地“细节”连配角也是很用心的加细节刻画,不得不说的教父,操着一口马龙白兰度口音,这是在致敬《教父》,他胸前的红花和可以旋转的沙发,还有女儿婚礼上的侍者礼仪,甜点,红酒,舞会,一切细节都让人感动制作的良苦用心。
最“用力”撑住电影的,或许是那些不易察觉地“细节”还有太多细节主题值得称道,重视与忽视,尝试与安定,偏见和包容,恐惧和误会,流俗或新鲜,耐人寻味。
最“用力”撑住电影的,或许是那些不易察觉地“细节”“细节”往往低调,不能大张旗鼓地占据最有利的篇幅,它像一场演出需要中场休息时的串场“小丑”,只在主要情节切换的间隙闪过。
然而它们在缝隙间用力的支撑着整体,让整体活跃,灵动起来,不致因干瘪而坍塌。
既是细节,则不明显,所以对于细节,观者也许只有一眼,也许仅有的这一眼还因为被主要情节牵绊而未曾留意。
然而,它们却用力表演,认真展现,不遗余力地成全着主要故事情节,让整个故事主线丰满,立体。
它们如此低调内敛,可是一部电影看过,在心间划下痕迹的,恰恰是这些细节之处。
最“用力”撑住电影的,或许是那些不易察觉地“细节”这张 尼克·狐尼克 半蹲下来,手扶着膝盖跟朱迪说话的样子,你感受到了么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