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5
用第一篇《简书》来记录我第一次在其他领域的群内【妈妈行动圈.成长学院】分享个人故事,因为以往的分享也是主要分享自己的的所研究的专业领域【感觉统合】科普知识
而这一次是【当教育工作者撞上个人品牌】的主题

开始之前让大家欣赏一下美图

大家觉得奇怪了,有什么好看的?我说如果是我纯手工制作的呢你是否会感谢兴趣来听听我的故事?这和教育有关系吗?
有的,我们接着往下看
本次的一个分享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好,现在我们进行第一部分【如何走上教育之路?】

我是一名97年爱学习的教育工作者,一开始读大学的时候并没有想过会走这一条路,可以当我走上了就“一发不可收拾”
一来看看我的成长轨迹:

我中专读的是商务英语专业,后来到了大专没得选择的情况下,选择了幼师专业。
刚开始对这专业不是太抗拒,也不是太喜欢,但是。我比较乐于坦然接受,既然自己选择的东西可以去尝试着,全力以赴,因为有英语的底子,那时刚好有师姐的推荐。可以去简直英语机构里面外教的助教老师。那么,从此的就以一个初步的教学有了相关的链接,从此之后就爱上了小孩子。
那随后发现自己还有另外的技能,就是非常喜欢做手工这一技能,同时自己也很爱美,然后就萌生了一个自己做耳环的一个项目。就是刚刚你们所看到的耳环都是我自己纯手工制作的,想不到这个耳环事业还挺顺利,挺成功的,做着自己喜欢并享受的事情,可是做这个。也是短暂的一个小副业,我把他当做成一种兴趣爱好,自己未来的路还很长,还可以去沉淀学习更多的东西。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了一个帮助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联系了主办方参与的那次活动,让我认识的我目前机构的老板。然后跟他聊天的过程当中。她发了一段话,让我非常的感动,他说你需要一个【平台】。然后我就选择去了,其实做什么我是不知道的,可谓是同频想吸引。就冲着他那句话,我开始选择了我的教育之路。
一开始我对。儿童成长并没有什么概念,在还没有毕业的情况下就已经外出学习,可是我相信这将会是改变我命运的一项东西,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推动着我去学习,同时是我大学期间的一些任教经验,让我在毕业后的工作当中没有兵荒马乱。2018年的1月到外学习了,全脑开发指导培培训回来就马上可以落地与孩子去互动了。但是,让我觉得咽哽的是,这个教学并非那样的教学,以为就是学什么就套什么去教,当我真正接触学生了,孩子完全不听你的指令,忽然间跑出去的教室,另一个忽然间大哭起来,让当时的我瞬间懵住,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嘛?让我对这行业产生了点恐惧感的...
后续通过机构老板的鼓励,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让自己去实践,孩子会因为你的用心坚持而有所改变,整个家庭幸福感起来的话,你的成就感非常非常的强了,所以我再陆续的去参加感觉统合指导师。在这几年当中,我不断地像海绵一样去吸收,吸收很多的知识,随后在平台的鼓励之下,不断的去输出到孩子以及家长们,这样的一个趋势之下,让我非常的有冲劲,并且热爱着这份教育事业。
接下来分享第二部分【专注力游戏道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个个孩子在我们的陪伴引导下,重拾脸上的笑容,父母重新修好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分享一个我的真实案例
男孩子4岁半,语言发育迟缓,发音不清晰,思维聪明但不懂怎么人际交往,挑食偏食,好动不安,专注力时长不超过10秒。
开始与孩子互动是建议上一对一的课程,过程当中孩子也是各种状况,在静态教室跑来跑去,甚至“感觉统合”的教室是不愿意进去游戏的,后来通过多种方法,包括爬、跑、钻、跳,情景模拟,等游戏力方法,一步一步遵循孩子的规矩,让孩子开始接受并享受着这个课程,进行了30节课程的一对一把能力调整提升后,可以顺利进入到一对多团体互动中。
并且爸爸反馈孩子的专注时长提升了,能坐着专注很长一段时间,语言发音清晰了,比以前进步很大,甚至可以进入一对多的课程与孩子们进行友好社交。向着好的方向在进步。
每当想起孩子一来到机构就第一时间冲自己奔来拥抱,还有每上完一节课也要说一遍“萝卜老师,我好喜欢你”,就感觉这个瞬间是好值得的,好感动,类似这样的案例,随着我的教龄增长,也就慢慢越来越多了。
所以回忆孩子们的改变,得到父母的肯定后,我就感觉我的这条路越走越有意义,是一种使命…

有了这个使命就延伸到了我的第三部分【与个人品牌的火花】

虽然我在这教育行业上也是一直有着冲劲,可也是一心只有冲冲冲,好像没有好好规划自己,特别是疫情来临之后,就更让我明白了,课程学习了那么多,也实战了那么多,有属于自己的输出了吗?我是通过杉妈的朋友圈看到所宣传的文 案和我的教育理念不分上下,同频吸引我了加诺妈的微信,我在自己对自己疑惑或者想要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看到了诺妈的《个人品牌价值变现营》其实刚开始我也不懂什么意思,只是觉得很吸引我,有我想要的东西,说个小小的插曲,因为我本身是不安全型人格,我在诺妈刚开始发的时候已经有关注了,并且咨询过,但没有购买,因为还没信任,随后的得知已经40个名额没有了,才厚着脸皮挤进来的,但是我很庆幸,她的温暖和大爱,要不然就不会打开我的通路,也就没有机会在这里分享我的故事。
我对这个营充满了好奇,到底是怎样的变现法?我这样一个草根老师,怎么有个人品牌?我是机构老师,这么突出自己,会不会给家长印象不好?
带着一大堆的疑问,开始了,就被群里的妈妈们,诺妈的后宫老师们点燃了心中那团火,诺妈并没有在课程上说一大堆的理论,怎么创业,怎么变现,而是带领着妈妈们和我一步一步地给自己建立标签,重塑自己, 在实操中蹦出的一句话很适合并且提醒了自己【你总觉得自己缺少什么,可曾去想想我能干什么?】,一点一点把自己的标签,愿景,使命,做过做成功的事以及可以为他人提供什么价值等等一连串地梳理,对自己也有了重新的定义一样,就连去到我最最黑洞的文案写作,好像也给【套姐】给装了一个开关似的,虽然是很没有底气,但是这个她的课程把框架列出我用了10分钟就可以把个人品牌1.0版本写出来了,来厚着脸皮给大家“参观”一下。

完成了之后,我也在想,哇塞,天啊,我是谁,我在哪?我居然写出来了,我知道我还可以写的更好,但是当时我已经是好开心了,毕竟也是自己写出来的1.0版本。套姐也是非常负责任心的,非常致命的点出的我需要改正的地方,哪里可以提升,哪里需要注意,扎心的很,很感谢套姐这样的引导,让我有决心更新了文案2.0版本的个人品牌故事。虽然知道还是有改进的地方,但是又比1.0更好一点点,这不是一个学习进步的过程吗?


敢于做,敢于尝试,别人才有机会帮你的,所以也提醒群里的妈妈,行动大于你想动。好回到正题,所以在这个营可以说是得到了我想要的,并且超乎我想象的,让我更加清楚我的定位,我这样子对自己的梳理,并不会给自己在职机构带来不良影响,反而让家长更认识你的专业,你的初心。
最后我要分享的是【成就美好未来】

在学习营的目标行动中,我设立自己每天在自己的专业群【专注力知识科普群里】分享一个专注力亲子小游戏给大家,并且得到了【较好】的反馈,以及不定时分享家庭教育类生活情景,加上常规的线下行为引导课程,看着孩子们在自己的陪伴下改变、进步,真的那感动是用男朋友送你美丽的花都换不来的感动,所以我就更加坚定了我的走向,将儿童成长教育进行到底!因为我相信只要用心对待孩子,美好的瞬间会在孩子成长路上一一呈现的,静待花开!




🥕【分享复盘】
❤️分享目的:给自己一个输出的机会,让自己行动起来
❤️分享结果:老师看见的进步,群内妈妈的认同
❤️分享反思:1.说话的语速需要控制好 2.在分享前还是需要过几遍稿子,普通话不够流利 3.内容需要再提炼精简
❤️下次行动计划:1.继续地去尝试,可以尝试输出自己专业的领域知识,给自己一个月时间,希望有机会再次分享。 2.每天阅读一页书籍。
❤️额外收入:吸了两枚好友
希望未来持续输出,更多有趣儿童教育故事可以关注我的朋友圈:1302583774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