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981575/b884332ec2634d7b.jpg)
心理彰显人之灵魂之遗传与生理相当于“心理硬件”
不可否认,心理品质的基础取决于遗传,所以优生优育很重要。
若以简单、形象的方式来讲清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可用大家都熟悉的电脑来比喻。
人想学会使用电脑,第一件事就是要先拥有硬件,能够摸到电脑。如果摸不到电脑,就像人站在地面上学游泳,姿势可以练得非常标准,但下水后并不能游得好。同理,研究人的心理也要接触真实的“硬件”,即要了解与心理现象有关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公安领域经常使用一种心理测试技术,即测谎仪,通过对心理背后的生理现象进行检测,采集嫌疑人的呼吸、脉搏、皮电等生理指标,进而发现此人是否知道犯罪情节,是否到过现场,是否实施过某种行为等。从生理指标能检测出心理活动的迹象,说明心理与生理密不可分。
有些生理问题是由遗传决定的,一旦出现就终身具有,难以改变。比如,有的孩子一生下来,眼睛朝上翻,舌头朝下吐,后脑勺很小,从外表就能看出是弱智儿。这种孩子即使从小就吃补药,估计吃到80岁也聪明不了。
有意思的是,我有好几个研究生的小孩都长着聪明相。他们把自己刚出生的孩子的照片发给我,我一看就开心得不得了,那小脑袋饱满圆润,眼睛以上是大脑门,以后上学肯定不会太累。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孩子的智力与父母的智力只存在某种程度的相关,而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所以,聪明的父母不一定都能生出聪明的孩子,不太聪明的父母也不一定就生不出聪明的孩子。大自然的组合有时还挺任性的。孩子智力的高低,还与很多因素有关。有些看似聪明的孩子,有时也会出现智力异常或不均衡发展。
有些父母自己挺有出息的,但他们的孩子学习困难,原因比较复杂。可问题是,他们不能接受现实,常常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一味指责自己的孩子:“人家能考高分,你为什么考不了?”他们也不反思一下:“我家孩子来自我的遗传和养育,我凭什么要求他达到别人家孩子的水准?”
有的父母特别看重文凭,会用羞辱性的话来打击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咱家就没出过考不上大学的人,只有你一个!”
我们学习心理学,要明白的第一个道理就是,要承认人的心理具有客观性,取决于遗传与生理基础。即使是同一对父母,在不同时间生下的孩子也会存在这种客观的差距。所以,我们要因人施教。
教育的目的不应是培养千篇一律的名校学生,而应是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父母们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是好的,但期望过高反倒会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要客观地分析孩子的情况,帮助孩子不停地超越自己而不是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