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山西行之云冈石窟

山西行之云冈石窟

作者: 苹果树appletree | 来源:发表于2024-05-17 10:02 被阅读0次

03 云岗石窟.

5月16日 星期四

走进云冈石窟山门,两边各十三根佛柱,代表十三个宗派,地上步步生莲。

柱子上由鲜卑人模样石刻,有大象,有佛,有鲜花,有印度、鲜卑等文化的融合。

云冈石窟是唯一的皇家石窟,东西走向一公里。云冈石窟大约由三个时期建成,初期是文成帝时期的昙曜五窟,中期是孝文帝时期所建,这些主要石窟的建成历时三十四年,晚期是民间石窟。

民间石窟大大小小风化十分严重,初期和中期所建石窟由于皇家财政支持,总体设计精巧严密,材质配备好,技术高,历经千年,也有风化现象,但较之于民间所建石窟,保存良好,一眼千年,是我们莫大的幸运。

孝文帝时期的5号石窟,是一个大佛洞窟。大佛17.4米。宽约9米多,是云冈石窟佛像的代表。有千佛万佛三圣佛,1910尊。

请了一个银牌导游小张,他问我们三个问题:

云冈石窟三问:

1、佛像身上小洞是什么原因?

2、有些佛像的眼睛怎么没有了?

3、怎么在山石上建筑这么巨大的佛像?

通过这个大佛代表,回答这三个问题:

第一,佛像是北魏时期所刻,里面石刻,后期清代维护佛像,凿了一些小洞,用于包泥保护,光阴悠悠,包泥脱落的地方就露出了小洞。这就是佛身小洞的原因。

第二,大佛像眼睛是琉璃球,比篮球还大,辽代把有的琉璃球拿下来。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佛像没有眼睛。

第三,上开天窗,下开门拱,即便于通风,又同时开工,大佛三五年完成。总体历时三十四年,效率很高。

孝文帝时期建成的还有五华洞,是9—13窟,这五窟因清代的施泥彩绘而显得色彩鲜明、富丽堂华。

五华洞印象最深的除了色彩,还有像第九、第十的双窟结构,类似宫殿式结构。还有第11窟的中心方塔式洞窟,如果不是小张介绍,根本看不出这是塔,与我们江南飞檐式的塔完全不同,这可能是干燥与雨水多有关。

印象最深的是十二洞窟音乐洞窟。孝文帝繁荣时期通过洞窟石刻音乐会表现出来,上面还有一个指挥家。一场听觉和视觉的音乐会通过千年石刻艺术地让游人仿佛置身于北魏皇室的歌舞升平中。回到现实,不由叹为观止。

最值得瞻仰的是文成帝时期的昙曜五窟。

步入云窟前,有一个雕像,便是昙曜。

在文成帝爷爷时期,佛教权势过大,曾遭受被灭佛的低沉期。但是文成帝父亲十分支持佛教。

北魏文成帝登基后,继承父亲遗志,大力扶持佛教。

高僧昙曜认识到政治对佛教的影响,向文成帝提出“天子即如来”的说法,建议天子大佛合一,建议把文成帝的五位先祖雕刻成大佛,天山同寿,永世长存。这样的说法更取悦了天子,获得了政权的支持。

在文成帝的政权支持下,昙曜主持完成了16—20五窟,有五尊大佛。

当时,文成帝在政治、经济、军事处于最佳状态时,竭尽国力,把民族心态建立在宗教文化建设上。鲜卑人在山壁上开凿石窟,建造佛像是一种体力劳动,更是一种精神生活,感受一种顶天立地的精神。

从纪录片上看,第16窟佛像高13.5米,外壁上有千佛,他气宇轩昂,英俊非凡。可惜今天看到的16窟正在修建,被遮挡着。

第17窟菩萨身前有蛇形衣饰,下著长裙,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情。

第18窟居于五窟中部,佛像15.5米,身材魁梧,雍容华贵,左手抚胸,右手下垂,身披千佛袈裟,上面布满无数小佛,十分罕见。左侧菩萨及弟子或双手抚胸,或手持花蕾,深目高鼻,笑容可掬,安然恬淡。另一位弟子嘴角上翘,面带笑容,聆听佛法,眉眼皆是喜悦之情。

第十九窟佛像细眉长目,直鼻方口,两耳垂肩,面颊丰润,气宇轩昂,面容慈祥。

第二十窟佛像因洞窟崩塌世人称之为“露天大佛”,雕造技法十分成熟,注意明暗,有“光明普照,世有佛法”之感,被认为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端然正坐的释迦摩尼雕像高13.7米,两侧原有站佛,但右侧立佛已经坍塌。正宗主佛像高大突出,体态丰满,大佛嘴角上翘,深沉含蓄,头部前倾,目光下视,使世人感到佛的亲切。优美的造像还融入了民间的审美观念,比如工匠们凭借想象,结合“刘备两耳过肩”的福相,艺术地嫁接到佛像身上。

“水滴石穿”是云岗石窟风化的根本原因,虽然山西干燥少雨,但耐不住千年的水滴石穿啊,从1938年到2023年的图片看,也已经风化不少了呢。

而露天大佛恰恰因为洞窟的部分坍塌,导致风化最少,保存的十分完整。因为大佛洞窟上方有像帽檐一般的石头为大佛遮风挡雨,更重要的是,因为露天,每天都有阳光照到身上,那么“水滴石穿”的干扰是不是少了点,雨水被晒干了嘛!

昙曜五窟是圆顶窟,与中国建筑中的平顶窟窘然不同。圆顶窟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而不会坍塌,同时,它也很像鲜卑祖先曾经居住过的洞穴、毡房。

相关文章

  • 2018-07-2

    游云冈石窟 中国的三大石窟有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莫高窟,今天我来到云冈石窟参观,云冈石窟建于山西省大同市武周山...

  • 西山赋

    西行见山 傲然天地间 山之高也 巍巍乎千仞 叹吾志之不如哉 山之广也 绵绵乎千里 叹吾量之不如也 山之刚也 山崖断...

  • 山西行之绵山

  • 仰望云冈

    出大同西行约二十分钟,见一雄伟宏大的石阙门亭赫然出现,我的眼睛豁然一亮:啊!我梦牵魂绕的云冈石窟到了...

  • 山西有多少个AAAAA级景区,你知道吗?

    ​大同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

  • 山西行 --山

    车子准备上山时,一群特殊的小伙伴拦在了路上,司机大叔只好停下车稍作休息。陆子琦轻轻叫醒了我,指着窗外。 小家伙...

  • [玄幻]佛梦录(31)

    第三十章 西行再出发 第三十一章 一棒敲死唐三藏 从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出发,我和老秃子再次踏上了那条熟悉的西行之...

  • 横峰小天地

    天地之美,无外乎山,水,树,人。从上饶到铅山,再西行,就是横峰县境了。 本来是要去弋阳火把山的,但往弋阳的路刚好已...

  • 趣聊《山海经》|中皇山源于三皇治世,竟是人皇女娲的发祥之地?

    薰吴山 又西四百里,曰薰吴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自大次山西行四百里就到了薰吴山,山上光秃秃的,寸草不生,但是蕴藏...

  • 诗 | 带我去西域

    带我, 带我去西域。 随着穆天子西行的足迹, 至于群玉之山, 也就在瑶池设宴吧—— 酬酢赋诗,对着昆仑干一杯! 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西行之云冈石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ii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