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儿童文学概论》看儿童文学的本质、特征和功能

从《儿童文学概论》看儿童文学的本质、特征和功能

作者: 燕然然 | 来源:发表于2023-09-24 22:40 被阅读0次

《儿童文学概论》是朱自强教授的一部学术性著作,系统地介绍了儿童文学的本质、原理、读者、作家、研究方法和文体等方面的内容。本书是作者在从事儿童文学教学和研究数十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创作和翻译经验,以及对儿童心理和文化的深入了解,撰写而成的。本书不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例分析,而且还有作者对儿童文学的独到见解和思考,体现了作者对儿童文学的热爱和尊重。

我读了这本书后,收获了很多。我认识到了儿童文学是一种独特而又了不起的艺术,是一种世界观,是一种智慧进化到较高水平的人类创造的一个文化奇迹。我也了解了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理论探索,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文学的反应和需求。我还欣赏了各种类型和风格的儿童文学作品,感受了它们的魅力和价值。

这本书让我对儿童文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更广阔的视野,也激发了我对儿童文学的兴趣和爱好。我觉得这本书是一本值得每个关心儿童、关心文学、关心教育、关心人类未来的人阅读的好书。

为了更好地分享我的读书感受,我将我的读书笔记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儿童文学的定义、特征和功能

第二部分: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和流派

第三部分:儿童文学的读者群体和心理特点

第四部分:儿童文学的创作原则和技巧

第五部分:儿童文学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标准

第六部分:儿童文学的主要类型和代表作品

下面是我的详细内容:

第一部分:儿童文学的定义、特征和功能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首先给出了一个简明而全面的儿童文学的定义:“以孩子为主要对象,以孩子为主要创作者或参与者,以孩子为主要传播者或接受者,以孩子为主要评价者或批评者,以孩子为主要改造者或创新者,以孩子为主要享受者或受益者,以孩子为主要推动者或发展者”的一种人类精神活动”

接着,作者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其他艺术形式、其他教育手段等之间的异同,并指出了儿童文学所具有的以下几个特征:

1.生命性:儿童文学是一种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的艺术,它能够反映和满足儿童的生命需求,激发和培养儿童的生命情感,展示和提升儿童的生命价值,促进和保障儿童的生命成长。

2.多样性:儿童文学是一种包容和开放的艺术,它能够涵盖和表现儿童的多样化特点,尊重和接纳儿童的多样化需求,鼓励和支持儿童的多样化创造,丰富和拓展儿童的多样化体验。

3.趣味性:儿童文学是一种富有趣味和魅力的艺术,它能够吸引和留住儿童的注意力,调动和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和教育儿童的思维和想象力,启发和启迪儿童的智慧和才能。

4.教育性:儿童文学是一种具有教育意义和作用的艺术,它能够传播和传承人类的文化遗产,塑造和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增进和促进儿童的社会交往,提高和提升儿童的审美能力。

最后,作者总结了儿童文学所能够发挥的以下几个功能:

1.认知功能:儿童文学能够帮助儿童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历史、认识未来等,从而拓宽儿童的视野,增加儿童的知识,提高儿童的智力。

2.情感功能:儿童文学能够帮助儿童表达自己、理解他人、体验生活、享受美好、抒发情感、调节心理等,从而丰富儿童的内心,满足儿童的情感,培养儿童的人格。

3.创造功能:儿童文学能够帮助儿童想象自己、模仿他人、创作作品、创新思想、创造价值、创造奇迹等,从而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展示儿童的才华。

4.社会功能:儿童文学能够帮助儿童沟通自己、交流他人、参与活动、融入集体、服务社会、建设未来等,从而增强儿童的沟通能力,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实现儿童的社会责任。

第二部分: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和流派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回顾了从古至今各个时代和地区的主要儿童文学作品和作家,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儿童文学流派和思潮,从而展示了儿童文学的历史演变和多元发展。

作者首先指出,儿童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最早的口头文学,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童谣等,这些文学形式都是以口头传播为主,以儿童为主要听众,以教育和娱乐为主要目的,以想象和创造为主要特征。作者认为,这些口头文学是儿童文学的原始形态,也是儿童文学的重要源泉。

接着介绍了古代各国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如《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阿拉丁与神灯》、《西游记》、《聊斋志异》、《三国演义》等,这些作品都是以书面形式出现,以儿童为主要读者,以启迪和陶冶为主要目的,以寓言和奇幻为主要特征。作者认为,这些经典作品是儿童文学的基础形态,也是儿童文学的宝贵财富。

然后介绍了近代各国的杰出儿童文学作家,如路易斯·卡罗尔、马克·吐温、小仲马、安东尼奥·德·圣埃克苏佩里、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鲁迅、巴金、沈从文等,这些作家都是以现代语言表达,以儿童为主要创作者或参与者,以探索和反思为主要目的,以现实和批判为主要特征。作者认为,这些杰出作家是儿童文学的发展形态,也是儿童文学的优秀代表。

最后介绍了当代各国的新兴儿童文学作品和流派,如《哈利·波特》系列、《魔戒》系列、《纳尼亚传奇》系列、《小王子》、《狼王梦》、《小屁孩日记》系列、《魔法树屋》系列等,这些作品都是以多媒体形式呈现,以儿童为主要传播者或接受者,以创新和变革为主要目的,以科幻和幽默为主要特征。作者认为,这些新兴作品是儿童文学的转型形态,也是儿童文学的未来趋势。

通过对比分析各个时期和地域的儿童文学作品和流派,作者揭示了以下几个规律:

1.历史性:儿童文学是一种与时代和社会相联系的艺术,它能够反映和记录儿童的历史变迁,适应和满足儿童的历史需求,影响和推动儿童的历史进程。

2.地域性:儿童文学是一种与国家和民族相关联的艺术,它能够表现和传承儿童的地域特色,尊重和融合儿童的地域差异,促进和增进儿童的地域交流。

3.多元性:儿童文学是一种与流派和思潮相互影响的艺术,它能够涵盖和展示儿童文学的多元化面貌,接受和借鉴儿童文学的多元化思想,创造和形成儿童文学的多元化风格。

第三部分:儿童文学的读者群体和心理特点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分析了儿童文学的主要读者群体——儿童,以及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文学需求。作者认为,儿童是一种特殊而又重要的人类群体,他们有着与成人不同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文学的不同反应和需求。

儿童是一种生长发育中的人类群体,他们有着与成人不同的生理状态和能力,如身体大小、力量、敏捷度、感官敏感度、健康状况等。这些生理特征影响了儿童对文学的感知和接受方式,如阅读时间、阅读速度、阅读方式、阅读环境等。作者认为,儿童文学应该考虑到儿童的生理特征,选择适合儿童的文学形式和内容,如图画书、漫画书、有声书、电子书等,以及简短、明快、生动、有趣等特点的文学作品。

儿童是一种认知发展中的人类群体,他们有着与成人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能力,如认知水平、思维方式、想象力、记忆力、判断力等。这些心理特征影响了儿童对文学的理解和评价标准,如语言难度、逻辑性、真实性、合理性等。作者认为,儿童文学应该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征,选择适合儿童的文学语言和主题,如简单、直白、通俗、易懂等特点的文学语言,以及亲切、贴近、有益、有趣等特点的文学主题。

儿童是一种情感发展中的人类群体,他们有着与成人不同的情感状态和能力,如情感强度、情感稳定性、情感表达方式、情感调节方式等。这些情感特征影响了儿童对文学的感受和享受程度,如兴趣程度、喜好程度、满意程度等。作者认为,儿童文学应该考虑到儿童的情感特征,选择适合儿童的文学风格和氛围,如温馨、欢乐、幽默、梦幻等特点的文学风格,以及美好、神奇、惊险、刺激等特点的文学氛围。

儿童是一种社会化发展中的人类群体,他们有着与成人不同的社会状态和能力,如社会角色、社会关系、社会责任、社会规范等。这些社会特征影响了儿童对文学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如阅读动机、阅读目标、阅读方法等。作者认为,儿童文学应该考虑到儿童的社会特征,选择适合儿童的文学价值和功能,如教育、启迪、陶冶、娱乐等特点的文学价值,以及认知、情感、创造、社会等特点的文学功能。

通过对儿童的生理、心理、情感、社会等方面的特征和需求的分析,作者提出了以下几个原则:

1.适应性:儿童文学应该适应儿童的不同年龄阶段和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文学形式和内容,以满足儿童的不同需求和期待。

2.尊重性:儿童文学应该尊重儿童的不同个性和喜好,选择多样的文学语言和主题,以体现儿童的不同特色和价值。

3.引导性:儿童文学应该引导儿童的不同思想和行为,选择正确的文学风格和氛围,以促进儿童的不同成长和发展。

第四部分:儿童文学的创作原则和技巧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探讨了儿童文学的创作原则和技巧,以及他们与儿童文学的本质、特征和功能的关系。作者认为,儿童文学的创作是一种艺术活动,它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儿童文学的创作原则是指在儿童文学创作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和标准,它们是儿童文学创作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作者提出了以下几个儿童文学创作原则:

1.真诚性:儿童文学创作应该真诚地对待儿童,不欺骗、不误导、不隐瞒、不夸大、不贬低、不偏颇、不歪曲儿童的真实情况和需求,而是尊重、理解、关心、爱护、帮助、支持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2.适宜性:儿童文学创作应该适宜地服务于儿童,不过于简单、不过于复杂、不过于枯燥、不过于刺激、不过于消极、不过于乐观、不过于理想化、不过于现实化的文学形式和内容,而是合理、平衡、科学、有趣、有益、有意义的文学形式和内容。

3.创新性:儿童文学创作应该创新地满足儿童,不陈旧、不模仿、不重复、不沉闷、不无聊、不落后、不保守的文学语言和主题,而是新颖、独特、原创、生动、有趣、先进、开放的文学语言和主题。

作者接着指出,儿童文学的创作技巧是指在儿童文学创作中应该运用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它们是儿童文学创作的实践技能和表现形式。作者提出了以下几个儿童文学创作技巧:

1.观察技巧:儿童文学创作应该通过观察来了解儿童,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观察儿童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情感特征、社会特征等,从而获得丰富而真实的素材和灵感。

2.想象技巧:儿童文学创作应该通过想象来吸引儿童,从多种可能性和潜力想象儿童的生活场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从而产生新奇而有趣的构思和设想。

3.表达技巧:儿童文学创作应该通过表达来影响儿童,从多种方式和手法表达儿童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从而传达明确而有力的信息和意义。

4.沟通技巧:儿童文学创作应该通过沟通来教育儿童,从多种渠道和形式沟通儿童的需求和期待、问题和困惑、建议和意见等,从而实现有效而有益的交流和互动。

通过对比分析儿童文学创作的原则和技巧,作者揭示了以下几个关系:

1.一致性:儿童文学创作的原则和技巧应该相互一致,即技巧应该服从于原则,原则应该体现于技巧,从而保证儿童文学创作的质量和效果。

2.灵活性:儿童文学创作的原则和技巧应该相互灵活,即原则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目的进行调整和变化,技巧应该根据不同的形式和内容进行选择和运用,从而保证儿童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3.互补性:儿童文学创作的原则和技巧应该相互互补,即原则应该弥补技巧的不足和缺陷,技巧应该补充原则的细节和实例,从而保证儿童文学创作的完整性和丰富性。

第五部分:儿童文学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标准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探讨了儿童文学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标准,以及他们与儿童文学的本质、特征和功能的关系。作者认为,儿童文学的研究是一种学术活动,它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和规范,以达到科学的结论和目的。

作者指出,儿童文学的研究方法是指在儿童文学研究中应该运用的基本步骤和程序,它们是儿童文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作者提出了以下几个儿童文学研究方法:

1.描述方法:儿童文学研究应该通过描述来呈现儿童文学的现象和事实,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描述儿童文学的形式和内容、语言和主题、风格和氛围等,从而获得客观而全面的数据和信息。

2.分析方法:儿童文学研究应该通过分析来解释儿童文学的原因和效果,从多种因素和条件分析儿童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影响和作用、优点和缺点等,从而获得深刻而系统的理论和知识。

3.比较方法:儿童文学研究应该通过比较来评价儿童文学的异同和优劣,从多个标准和维度比较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其他艺术形式、其他教育手段等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优势和劣势等,从而获得公正而有力的观点和论证。

4.综合方法:儿童文学研究应该通过综合来总结儿童文学的规律和趋势,从多个方面和领域综合儿童文学的历史演变和多元发展、本质特征和功能价值、创作原则和技巧等,从而获得完整而有意义的结论和目的。

儿童文学的评价标准是指在儿童文学评价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尺度,它们是儿童文学评价的价值判断和质量衡量。作者提出了以下几个儿童文学评价标准:

1.艺术性:儿童文学评价应该以艺术性为第一标准,即评价儿童文学作品是否具有高度的艺术水平和表现力,是否能够体现出作者的艺术才华和风格,是否能够引起读者的艺术感受和享受。

2.教育性:儿童文学评价应该以教育性为第二标准,即评价儿童文学作品是否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和意义,是否能够传达出正确的教育信息和理念,是否能够实现有效的教育功能和效果。

3.适宜性:儿童文学评价应该以适宜性为第三标准,即评价儿童文学作品是否具有适合儿童的形式和内容,是否能够满足儿童的不同需求和期待,是否能够适应儿童的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

4.创新性:儿童文学评价应该以创新性为第四标准,即评价儿童文学作品是否具有新颖的构思和设想,是否能够展示出作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否能够引领儿童文学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

通过对比分析儿童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评价的标准,作者揭示了以下几个关系:

1.相互性:儿童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评价的标准应该相互配合,即方法应该为评价提供依据和支持,评价应该为方法提供目标和反馈,从而保证儿童文学研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2.多样性:儿童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评价的标准应该相互多样,即方法应该根据不同的对象和问题进行选择和变化,评价应该根据不同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调整和衡量,从而保证儿童文学研究的广泛性和客观性。

3.统一性:儿童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评价的标准应该相互统一,即方法应该服从于评价的原则和尺度,评价应该体现于方法的步骤和程序,从而保证儿童文学研究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第六部分:儿童文学的主要类型和代表作品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介绍了儿童文学的主要类型和代表作品,以及他们与儿童文学的本质、特征和功能的关系。作者认为,儿童文学的类型是指儿童文学作品按照不同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分类和区分的方式,它们是儿童文学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特征。作者提出了以下几个儿童文学的主要类型:

1.诗歌:儿童文学诗歌是指以诗歌形式表达儿童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生活体验等的文学作品,它们通常具有韵律、押韵、节奏、象征等特点,能够给儿童带来美的享受和启迪。儿童文学诗歌的代表作品有《唐诗三百首》、《格林尼尔斯》、《草房子》、《小猫钓鱼》等。

2.故事:儿童文学故事是指以故事形式讲述儿童的生活场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的文学作品,它们通常具有情节、冲突、高潮、结局等特点,能够给儿童带来趣味和教育。儿童文学故事的代表作品有《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西游记》等。

3.小说:儿童文学小说是指以小说形式描写儿童的生活环境、社会问题、心理变化等的文学作品,它们通常具有背景、主题、人物、情节等特点,能够给儿童带来认知和反思。儿童文学小说的代表作品有《哈利·波特》系列、《魔戒》系列、《纳尼亚传奇》系列、《小王子》等。

4.戏剧:儿童文学戏剧是指以戏剧形式展示儿童的生活状态、社会关系、情感表达等的文学作品,它们通常具有对话、动作、场景、道具等特点,能够给儿童带来沟通和参与。儿童文学戏剧的代表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仲夏夜之梦》、《木偶奇遇记》等。

通过对比分析儿童文学的类型和代表作品,作者揭示了以下几个规律:

1.多样性:儿童文学的类型是一种多样化的分类方式,它能够涵盖和展示儿童文学的多样化面貌,满足和尊重儿童的多样化需求,丰富和拓展儿童的多样化体验。

2.相互性:儿童文学的类型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分类方式,它能够借鉴和融合不同类型之间的优点和特点,创造和形成新的类型和风格,促进和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创新。

3.适应性:儿童文学的类型是一种适应时代的分类方式,它能够反映和记录儿童文学的历史变迁,适应和满足儿童文学的历史需求,影响和推动儿童文学的历史进程。

这就是我对《儿童文学概论》这本书的思考和理解,阅读这本书,让我发现儿童文学是一种非常有价值和有意义的艺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儿童文学概论》看儿童文学的本质、特征和功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jq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