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 坚持分享1377天 2022-04-19
昨晚,是刘老师对我们高七班的专场督导。由我和吴老师呈报案例,通过刘老师的督导,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做好每一次约练和督导作业
有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地面或网络的收费咨询,只有平台的约练,而约练的老师们也大都学过心理学,有较强的觉察和反思能力,并且约练的案例基本上没有“疑难杂症”,感觉呈报约练案例来督导浪费了督导资源,所以对报案例也不太积极。
但刘老师说:没有肉,难得我们就不吃饭了吗?五谷杂粮一样强身健体。只有我们身强力壮才有能力去打猎,才有更多的肉。不要小看每一次约练,能在约练平台把基本功和技能打扎实了,以后才能更好的处理疑难杂症。
同时,也要重视每一次的督导。不管是朋辈督导还是刘老师亲自督导,督导前都要认真阅读案例,写督导思考作业,督导后写督导启发和收获。
只有这样,沉下心来,先完成,才能更完美!
2、目标如灯塔,定位很重要。
咨询是有目的、有方向的会谈,这个方向就犹如远航的灯塔,指引我们向前进。所以,我们要定好位,定位越精准,对来访者的帮助才越大。
当来访者想聊某个话题时,我们不能就把此当成来访者真的想深入聊的话题,而需要对此话题充分的具体化,等聊透了,来访者才能找到自己最想聊的话题是什么。如果来访者有几个话题要聊的话,也不要直接让来访者选某一个话题,而要逐个具体化的聊,然后再收口确定咨询主题(如:你刚聊到xxx等几块内容,那么这几块,你希望最想聊的是哪一块?)
然后,就在这个主线上聊。当主线非常明确后,再往下探讨目标。 有的来访者来咨询,感觉目标很明确,但有时这个目标不一定就是他真正的目标。有的来访者确认安全之后,她内心深处的东西才能够探讨出来。所以,从表层目标到深层目标,再到核心目标。目标不一定是来访者最先提出的,但一定是他最看重的。
3、探讨情绪和寻找原因的议题
虽然焦点解决不专门处理情绪,但并不是不看重情绪。我们帮助来访者在情绪中有更深的思考,更好地认识自己,解决问题。如果来访者有较大负面情绪的时候,要花时间陪伴和倾听,接纳理解他的情绪,但不要过度共情负面情绪,最好用非语言共情。除非有情绪兜不住的时候,才语言共情。因为来访者的情绪在运转的时候,过多的语言反而是对来访者思路的打扰。
虽然焦点不主张把精力放在找原因上,但如果来访者坚持要找原因的话,我们要把来访者的诉求放在第一位,陪着她探讨:是什么让你要了解原因?如果原因了解清楚的话,会给你带来哪些帮助?关于这件事儿的原因你已经了解的有哪些?还有哪些不是太清楚?了解清楚原因之后,你更想要的是什么?关于更想要的,你已经做到了哪些?怎么做到的?还有哪些没有做到?关于没做到的你有哪些思考?你又有哪些经验可以用?接下来可以开始的一小步是什么?
4、 自我成长和自我探索的议题
关于自我成长和自我探索的长程咨询,不要太注重目标与改变,要陪伴来访者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更多的往深层次探索,确认来访者的知觉:是怎么想的,怎么看的,这样来访者会有更多的觉察和更多的思考,从而完成自我建构。
后续咨询随时要和来访者确认:希望怎样陪伴他?需要做哪些调整吗?关注来访者当下想要的是什么,确认他想聊什么,要充分尊重来访者。
这样,慢慢走,才能走得远、走的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