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学习笔记(王教授的讲座)
今天整理王老师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研究。从实际获得、教学目标、活动评价设计、行动研究几个方面来探究。
实际获得,有基本学情、课程标准、学科素养、核心素养几方面。基本学情是不太爱学,学习兴趣不高。不太会学,不懂学习方法。没太学好,学习效果不明显,不太会用,与生活链接不足。
那就激发学生阅读与学习的兴趣,教给学生基本的古诗阅读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努力让传统照进当代生活。
课程标准。1诵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2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3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思想。
学科素养,语文核心素养维度及内涵,1语言建构与运用,内涵有积累、整合与证明。2思维发展与提升,直觉与灵感,联想与想像,实证与推理,批判与发现。3审美鉴赏与创造,内涵包括体验与感悟,欣赏与评价,表现与创新。4文化传承与理解,内涵包括意识与态度,选择与继承,包容与借鉴,关注与参与。学生这节课发展了哪一个语文素养?哪些语文素养?
核心素养的框架,六个素养,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公民素养,合作与交流能力,自我发展素养,信息素养,学生这节课发展了哪个核心素养?哪些核心素养?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要基于学情,基于课程标准,基于学科素养,基于核心素养。
整体思路,1基于学情,兴趣提升,积累方法,学以致用。2基于课程标准,想象体会情感。3基于学科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4基于核心素养,创新意识,学会合作。
第三部分,教学活动设计原则。关注课堂公平,关注每一个学生。实际获得,每一个学生有增长。
学生课堂现状分析。学生课堂表现评价表,一级指标有专注、绽放。二级指标有思维、兴趣、创意、表达四个方面,三级指标,积极思考,精力集中,主动参与持久发展,形象丰富,形式作用,自然大方,表情达意。评价内容,主动提问等等。
学生课堂现状分析,利用课堂表现评价表。
语文课程是一门按照汉字和汉语的特点,通过学生在真实的母语运用情境中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内在的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同时使他们得到思维方法和培养思维品质,养成基于正确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性的实践性课程。(王老师)
古诗常识,1画一画节奏,品一品韵律。2多种诵读方式,体会诗歌美感。3联系同类诗歌,找一找共性。4指导诵读方法,读出音韵美。
理解文本。1抓关键字句,牵一发动全身,想像文字背后的情趣。2找到想象路径,进入诗歌情景。就找关键字梳理,进入诗歌意境的路径。3类比与对比,体会独特写法自成一派的诗人。4类比与对比,进入体会情感特殊的印象。
1通过画图。2,通过思维导图。3气泡图比较两首诗的异同。4你的童年生活中也发生过一些难忘的趣事吧,请你试着用一首诗的形式来记录一件童年趣事。
第四部分,评价设计。1评价。2自评互评。3动笔的活动。4评价表。
行动研究,解读古诗文教学的课堂是有意思的,古诗文教学是伴随着学生审美体验的,是伴随着学生思维发展的,古诗文教学的课堂是可持续发展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