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鹤于公元904年去世,算是死在了唐朝。虽然经历了唐末风雨飘摇的日子,但终究没有活到更为混乱的五代,这或许是种幸运。乱世中的士子,命如草芥,只能依附于地方军阀,为稻梁谋。盛唐时期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的那种豪情壮志,在晚唐特别是唐末诗人身上,是很难再现的,最少在诗中,踪迹难寻。杜荀鹤虽也有志于家国天下,奈何出生时便到了晚唐,藩镇割据朝廷无能已成现实,黄巢起义更是让唐王朝地动山摇,这就决定了杜荀鹤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因为是一介书生,在变革时代的潮流中,杜荀鹤虽有满心壮志,一腔热血,也只能随波逐流,见机行事。
杜荀鹤于公元846年出生于池州,出身极为寒微。但家虽贫,应该也是书香门第。他曾写有一诗《题弟侄书堂》: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显然,杜家是个耕读之家,常修礼乐,历代不辍。青年时的杜荀鹤踔厉奋发,希望有所作为,曾数次参加进士考试,但都不第还山。黄巢起义爆发后,南北渐次隔绝,他只好从京城落寞还家。从此过着“文章甘世薄,耕种喜山肥”(《乱后山中作》)的生活。直到公元891年,才高中进士,时年46岁,已人到中年。而且那时的唐王朝经过了黄巢起义的沉重打击,已经千疮百孔。藩镇之间的攻伐兼并更加激烈,朝堂之上,根本无法作为。很多士子选择离开朝廷到地方幕府之中寻找机会,发挥才能。要么就直接退居山林,过着隐者生活。京城之中,皇帝的安全且得不到保障,朝臣更是难以保全其身,所以即便是那些考中了进士,在朝为官的人也很多都想着自己的退路。杜荀鹤也一样,在中第后的次年,他看到时局动乱,觉得难以施展机会,没准还得搭上自己的性命。于是毅然复还旧山,回到安徽老家。宣州守将田頵对他很是敬重,用为从事。后来田頵与杨行密决裂,干戈相见,田頵派杜荀鹤北上联络梁王朱温,希望联合对付杨行密,但尚未商定,田頵就被杨行密所杀,传首广陵。如此一来,杜荀鹤回不去宣州,隐不了故乡了。朱温上表推荐他入朝,朝廷授予他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之职,但不久即身患重疾,旬日而卒。
在政治上,杜荀鹤其实还来不及施展什么才能,便重病而亡。事实上,在一个夹缝中生存的傀儡王朝,他纵有天大的本事,也难有作为。好在因为他能写诗,赢得了当时炙手可热的梁王朱温的赏识,才跻身朝堂。据说他被朱温推荐到朝廷后,仗势把那些同僚权要当面一一骂了个遍,触犯了众怒,大家都恨不得杀了他,但没多久他就得病去世了,谋杀的机会都没有。按照杜荀鹤的耿直性格,骂遍朝堂或许是有的,但仗朱温之势就未必。杜荀鹤本就才华横溢,一向自高孤傲,看不上那些庸碌之辈实属正常。他曾写有一首《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诗人完全是以松树自况,试想,抱着这种松立草丛,鹤立鸡群的心态,言行上自然不会对那些尸位素餐者有什么好语气好态度。对杜荀鹤群起而攻之则成为一种必然结果,幸好杜荀鹤病逝得及时,要不然不知要受到怎样的构陷算计。
但是杜荀鹤依托朱温而获用,确实为历代士子所诟病。朱温不仅反唐降唐,出尔反尔,还谋杀唐昭宗,废黜唐哀宗,弑君篡逆,倾唐建梁,恶名著于史册。而且朱温还生性残暴,草菅人命。即使身边的将领谋臣,侍者从人,恼怒起来,一样轻易诛杀。据说他的手下每天当值之时,要先与家人辞行,作好被杀的准备,晚上回家后全家为之庆贺,仅为活过了当日。这样一个不仁不义嗜杀成性的人,杜荀鹤居然跟他关系密切,并有所依傍,其人品德行自然会被后人质疑,他的诗作也因此评价受贬。《旧五代史》卷24《杜苟鹤传》注引五代人石文德《唐新纂》云:“荀鹤进士及第,东归,过夷门,献梁太祖诗句云:‘四海九州空第一,不同诸镇府封王。’则荀鹤之受知于梁祖旧矣,不待田頵之笺问而始被遇也。”也就是说,朱温对杜荀鹤之首肯,是因为看到他所献之颂诗。当初杜荀鹤游大梁,曾献《时世行》10首于朱温,希望他省徭役,薄赋敛。从这点看,杜荀鹤见朱温的初衷倒是出于对黎庶的关心,希望通过建言献策来引起朱温的关注并擢用。但朱温这种纠纠武夫,哪管什么黎明百姓的死活,只管抢地扩军,兼并讨伐,杜荀鹤那些反映社会底层疾苦,百姓生存状态的诗歌,他根本不感兴趣。后来朱温的部下敬翔,提示杜荀鹤“稍削古风,即可进身”,因此杜荀鹤上《颂德诗》三十首取悦于温,并表达了想拜见的愿望。朱温读诗后十分高兴,并很快就有了回应。
一天,朱温问及杜荀鹤何在,手下回答说正旅居酒店,朱温即命人传唤相见。见面时,青天无片云,却下着太阳雨,朱温便让杜荀鹤以“无云雨”为题即兴写一首诗,杜荀鹤虽然紧张,但毕竟腹有诗书,当即写道:“同是乾坤事不同,雨丝飞洒日轮中,若教阴朗都相似,争表梁王造化功。”诗中对朱温大加称颂,力表其功,朱温听后当然觉得极度舒适,随即大摆宴席,款待杜荀鹤,还赠送了不少钱财衣物。后来杜荀鹤受田頵委托,再次北上联络朱温,希望合击杨行密,但事有未谐,田頵被杀,朱温收留了杜荀鹤,随后又推荐到朝廷为官。朱温对杜荀鹤算是极为重视关心的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军阀,对一个孤傲自负的书生,能如此地拔擢关照,本来算是一桩美谈。但朱温的品行实在是太差了,历史声誉也很恶劣,所以连累与之相洽的杜荀鹤也被后人贬低。《鉴诫录》认为他投靠朱温,壮志清名,中道而废。清·潘德舆更是表达了鄙夷之意:“杜荀鹤谄事朱温,人品更属可鄙。”确实,早年的杜荀鹤还是一身傲骨,羞与俗人为伍的,但最后却依附于凶残暴虐的朱温,可谓晚节不保,毁了一生声名。虽然杜荀鹤的气节方面有亏,但诗才却丝毫不弱。
杜荀鹤一生以诗为业,乐于苦吟。他说自己“乍可百年无称意,难教一日不吟诗”“自小僻于诗,篇篇恨不奇。苦吟无暇日,华发有多时。”因为好诗,他甚至懒得营生,不顾前途,乃至于家贫身困。“不是营生拙,都缘觅句忙。”“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
杜荀鹤的诗与盛唐诗人相较格调不高,气势也弱,但在晚唐也算是一个大家,与韩偓,陆龟蒙,皮日休,聂夷中等人不相上下。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体》中曾列古今诗体三十六种,晚唐有三人列入其中,除“李商隐体”、“杜牧之体”外,便是“杜苟鹤体”。魏庆之在《诗人玉屑》中也说:“如罗隐、杜荀鹤辈,至卑弱,至今不能泯没者,以其自成一家耳。”杜荀鹤专攻近体诗,著有《唐风集》,录诗三百余首,皆为五七言律绝。同时学者顾云专门为其作序,序中对他大加赞美:“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吞贾喻八九于胸中,曾不虿介。或情发乎中,则极思冥搜,游泳希夷,形兀枯木。五声劳于呼吸,万象悉于抉剔,信诗家之雄杰者也。”
杜荀鹤的诗主要有反映现实,赠别唱和,自叙抒怀几类,尤以宫词闻名。列在《唐风集》卷首的《春宫怨》,被人誉为唐宫词第一,其中“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两句被盛赞“杜词三百首,惟在一联中”: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谁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本以为容貌出众,入宫可以受宠,但事实却与想象完全背离,只能顾影自怜,懒于装扮,终日过着寂寞单调的日子,只能以昔日美好自由的生活慰藉时下的落寞心情。诗中描绘细腻,情感沉痛,语言却很明白浅显,声律也流畅和谐。“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一联更是经典名句,甚为后人推崇。
杜苟鹤反映唐末动荡时期社会现实的诗虽只有10首左右,但影响了却极大,历来为人所称道,有人认为继承了杜甫的现实主义诗风,具有史料的价值。像《乱后逢村叟》《题所居村舍》《伤硖石县病叟》《再经胡城县》《田翁》等诗皆属此类,最为著名的当属《山中寡妇》: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中唐以后,藩镇割据,各自为政,朝廷赋税赖于江南,“两税法”的实施,赋税加重,百姓苦不堪言。此诗通过描写山中寡妇的贫苦生活,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揭示底层人们的悲惨命运。充分体现了以诗存史的功用。该诗情感沉郁悲愤,语言浅近晓畅,明白易懂,体现了杜荀鹤现实主义题材诗歌的一贯风格特征。
杜荀鹤的抒怀诗也写得很有特色,情感真挚,个性飞扬。像他的《旅舍遇雨》《溪兴》《投长沙裴侍郎》,流传最广的是《自叙》: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不仅好写诗吟诗,饮酒弹琴,而且崇尚率真,为人疏淡,始终不忘以文辅政的宗旨,宁做隐居闲人,对虚窃管禄也是极为不屑的。恐后来投在朱温幕中为僚也是迫于无奈。
晚唐大厦将倾,人们没有安全感,对佛门更是相信皈依。士子们的诗中多有佛性禅意,穷通之理时时得见。杜荀鹤的诗中,就颇具哲理和禅意。如他的《赠质上人》: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诗中的质上人时而坐如枯木;时而飘若浮云,心无所系,出尘超世,从不论及世间俗务,自非人间俗人。一个精通佛性,超脱尘世的得道高僧的形象跃然纸上,令人顿生敬意,同时其中的禅意也给人无穷启示。
他的另一首《泾溪》也很有生活哲理,引人深思: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激流险滩人人谨慎小心,反而不容易出事,而平流安全处,人们容易放松警惕,往往出现倾覆事故。生活中其实也是如此,遇到挫折,人们反而会自我激励,不断进益,而一帆风顺之时,便放任自己,直到折戟沉沙。
杜荀鹤的送别诗,往往以被送者的情感和境遇为切入点,融入景物风情描写,既自然贴切,又满含深情。如他的《送人游吴》: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诗中对姑苏的市井风情描写十分生动形象,富有烟火气,同时也对友人客游他乡而思故乡的寂寞难眠满是感叹和共情。
杜苟鹤风格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通俗,常用俗话俚语,力求明白晓畅。王槲《野客丛书》云:“唐人诗句中用俗语者,惟杜荀鹤、罗隐为多。”余成教《石园诗话》说:“晚唐诗人有佳句而多俗言者,杜彦之荀鹤是也。所以很多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诗,人们都耳熟能详,但却不知为杜荀鹤所写。
杜荀鹤生于唐末,长于乱世,蹉跎一生,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奋力一搏,尚能觅得一线机会,也算是没有枉活一遭,且生于唐朝,死于唐朝,作为唐朝诗人,没有活入五代十国的破碎年代,总体还是幸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