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简读13-杨渡《在台湾发现历史:岛屿的另一种凝视》

简读13-杨渡《在台湾发现历史:岛屿的另一种凝视》

作者: 小人书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8-04-22 17:22 被阅读0次
简读13-杨渡《在台湾发现历史:岛屿的另一种凝视》

杨渡《在台湾发现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202千字。

看过杨渡的《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喜欢他的叙述和文字。这本《在台湾发现历史:岛屿的另一种凝视》是作者不同时期发表在报章上的10篇文字结集,以点带面串联起台湾的几个主要历史时段。作者“凝视”的焦点,有时是一个族群,有时是一个事件,有时是一个时间节点,有时是基于凝视之后的凝神思考。

作者非常清晰地梳理出台湾历史的五个时段:

1624-1985,大航海时期,以历史散文的笔调书写原住民凯达格兰人的“民族消失史”;

1895-1945,日据时期,通过简娥与汤德章、简吉、李友邦等三个人物故事,记录“台湾农民组合”“台湾义勇队”的抗日之路和个人命运;

1945,作者称这是一个“不能不凝视的一年”,以当时台湾唯一报纸《台湾新报》的新闻报道为素材,截取8个光影片段,勾勒出这一年“巨变下的台湾容颜”——又鲜活又荒谬、又悲哀又壮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报纸出版日期的年号,十月一日还是“昭和二十年”,而十月十五日则改为“中华民国三十四年”;

1947- ,只选取了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却用了三篇文字:关于那个“导火索”——卖烟的妇人林江迈的生命故事,关于“二二八”的六个基本问题,关于以大历史的悲悯回看“二二八”。作者认为,“二二八事件”反映出台湾光复后所有社会矛盾的总和,也反映出台湾社会回归转型的艰难历程。很多人的生命轨迹因“二二八”而改变(甚或是失去生命),那个二月二十七日被烟警打伤的林江迈,仿佛被人遗忘,事件平息不久就回到事件发生地的圆环一带继续卖烟维生,直至生命终点。

最后一个时段, 2000- ,编入的是作者为马英九《原乡精神》一书所作的序言,主要是关于“本土”的思考。从全球化的视角,分析了台湾历史上的七波移民潮,最后一波移民是八十年代开放大陆探亲之后。移民的不断加入让台湾呈现出不同于先民的另一种面貌。因此,作者认为,“本土”应该就是“新台湾人”移民文化的总和,所有生活留下的痕迹与记忆,都会成为台湾本土的一部分。

作者说,这是他“所感受的台湾人台湾史”,正是“感受”二字使得他的文字有了温度感。

2018-04-23

附:《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读书随笔,写于2016。

从《读书》杂志得知该书,1月30日购得,断断续续读完已经是7月6日。

作者把自己的家庭故事,以父亲的一生(1930-2014)为主线,平铺直叙地写出来,真诚的写作,没有技巧痕迹,或者说,这是内功高明的写作。叙事风格上,在每一章开头的第一小节都是写老父亲最后日子里一家人的生活料理以及作者的所感所想,然后的几个小节是家庭历史的顺序书写。既有当下生活的现场感,又有追溯历史的纵深感。无意中选择了睡前阅读,真是很适合的,套用一句歌词,“听杨渡讲那过去的故事”,再大的生活波澜也诉诸于娓娓道来的文字之中。

作者说,此书“可以作为台湾史的侧颜一读”,读完感觉确实如此,家庭故事与时代历史交织在一起。他的父亲,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普通农民,凭借自己的聪明、胆识和勤奋,弃田从工,自学日本锅炉技术,开创自己的“铁工厂时代”,在台湾工业化的大时代中“屡遭灭顶但仍奋泅向前”,步入老年时,又全身心投入当地妈祖庙的筹建管理。一家人,作者的祖父母、母亲、兄弟姊妹,都围绕着这个一家之主——父亲的生活沉浮各自展开自己的生命历程,相互辅佐帮衬着,五味杂陈地过活。

在家世家史的叙述中,也会非常自然地穿插交代一些当时的社会总体状况,而个人与家庭的生活经历无意间成为“社会统计”“总体状况”的微不足道的注脚——尽管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可能是鲜活靓丽也可能是血雨腥风。每当读到这些就不由得生出感慨,这种感慨在读龙应台《大江大海》时有过,在读刘震云《温故1942》时有过。

——刘震云采访的郭有运老人,家里现在是有两层小楼,可老人还是穿得破衣烂衫,还是逃荒时的样子。刘震云写道:“如果不是老人家节俭的习惯,就是现实中的一切都不属于他。”(页452)

——龙应台的笔下,孩子大的兵,哪里懂得什么阵营与立场,军帽一换,枪口对外,打的是自己的同胞,为的是自己的口粮(暂时找不到具体段落,且记于此)。

“。。。后来我才真正了解,一个经济学上的小数点,一个零点零几的农工经济的增减,都可能是无数家庭的流浪迁徙,辗转漂泊,无数孩子命运的上升,或者沉沦。然而生活于当下的人们,却只是无由自主、无由知悉地随着命运的大潮起伏挣扎。。。”杨渡写的这段话,是我在阅读个人历史中最深切的感受。

相关文章

  • 一百年漂泊---台湾故事

    读《水田里的妈妈》有感 作者杨渡 杨渡,台湾诗人、作家。1958年生于台湾台中农家,写过诗、散文,编过杂志。曾任《...

  • 菩萨凝视的岛屿

    是写《英国病人》那位的又一本书。 封面是夕晖笼罩的一片石壁与粼粼水光,纸张同油墨气息芬芳,于是放在枕边,日日睡前醒...

  • 【十点读书】2017年3月第2周第1篇--《一百年漂泊——台湾的

    《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作者杨渡 血肉丰满的人 因为是故事,所以读起来不那么滞重,但毕竟是历史,还是有许多追怀...

  • 彼岸光之等待

    蒋勋的《少年台湾》 图片来自简书 岛屿尾端的龙坑,鹅銮鼻灯塔到不了的止境,原是隆起的珊瑚礁才是岛屿最南。被狂浪日夜...

  • 「天蓝着汉代的蓝」痖弦九首

    初识痖弦,从《如歌的行板》开始,后来有台湾诗歌电影《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文学电影。昨夜睡前读《野荸荠》一诗,里面有...

  • 永恒的漂泊——读《一百年漂泊》有感

    新近读了台湾作家杨渡先生的作品《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便迫不及待想要和大家来分享一下读书感受。呵呵。 ...

  • 暑假赴中国台湾观光考察报告

    文/徐菲杨 暑期,我与家人乘机前往中国台湾地区旅游,通过九天以来对我国最大的岛屿一—台湾省的了解与接触,我对一直以...

  • 台湾东边美丽的岛屿

    怀念大学时期在台湾的生活 有一次假期同学们带我去东部的岛屿....名叫 绿岛 !! 去绿岛的前一周就开始关注小岛上...

  • 【490→历史】历史的凝视

    1 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对过去存在过, 但现在不再存在了的, 所有事件和实体的总体, 进行一种高度选择性的重构。 ...

  • 去台湾,吃掉今年夏天最后一口冰

    在台湾,没有哪个季节是不吃冰的。 热带岛屿夏日漫长,人们在“冰”上所发挥的创意,简直令人惊讶。这么说吧,在台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读13-杨渡《在台湾发现历史:岛屿的另一种凝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vl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