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本:《纪录片创作》
阅读目标:Get 拍纪录性影片的方法论
书帖 || 如果你想做纪录片导演,而不仅仅拍vlog
——————————————————
一、什么是纪录片?
以下,都不能算是纪录片:
l VS新闻片:纪录片比新闻更具备个人化视角,更自由地进行主观表达。
l VS专题片:纪录片摆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某些束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体现出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
l VS影像日记:自拍录像缺乏统一的视点,无法独立表达情感和思想。
l VS风光片和科教片:它们致力于对知识和信息的介绍,而缺乏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人类生活状态的揭示。
纪录电影的美学观念在不断地革新,但有一个核心词始终未变——“真实”。
“纪录电影”(documentary)
美国《电影术语辞典》明确指出:“纪录片,一种完全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人的、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是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作品的感染力。”
二、纪录片选题与策划
1. 当我们在寻找选题时,或许应该扪心自问:我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
个人的性情、爱好出发,应该是寻找选题的基本前提。
2. 接下来,我们问问自己:通过什么载体来寄寓你的思想和情感?
就人文纪录片而言,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 关注人物的生活状态与命运遭际;
b. 以事件为主导,以此来反映社会变迁、人生况味;
c. 选择环境作为载体,表现特定的思想、情感和情绪;
3. 要注意题材的可操作性。
“影片是从可以拍到的东西,而不是从良好的意图中就可以做成的”这也正是很多人的“纪录片”只能停留在嘴上,却无法落实到胶片或磁带上的原因。
三、纪录片导演
导演必须具备这么一些基本素质和能力。
1.具有前沿的艺术眼光、开阔的社会视野。
一个纪录片人不仅仅是一个纪录者,他更是一个思想者、表达者。他以自己的作品来传达某种情感和思想。
2.平等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
所谓的人文关怀精神绝不是空洞的说辞和虚假的姿态,而是贯彻到作品中的为人处世态度。这种态度,会从你的每一个镜头里显露出来。
3.善于协调各种关系,发挥组织才能。
两种倾向应该避免:一种是对你的被摄者颐指气使,缺乏起码的尊重;一种是另一个极端,对你的被摄者采取一种低声下气的巴结姿态。谦逊、随和,同时保持自己的原则,这是你的片子得以继续拍摄的基本前提。
4.在拍摄现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做出判断和选择。
拍什么、不拍什么、怎么拍,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尤其需要具有把握现场不可预知性的能力。
5.善于与主创团队进行沟通,形成创作默契。
一般来说,导演需要在现场确定机位,与摄影、录音、灯光人员商量具体的拍摄步骤,确立基本的影像风格。
四、纪录片拍摄
过程,是纪录片的叙事核心。
“拍纪录片时,重要的是显示人物关系的过程,或者说动作的过程,事件的过程,也就是他是怎样去那个地方的……纪录片就是纪录过程,结果倒并不重要。”
1. 机位设计
在纪录片的拍摄中,我们应该根据现场的拍摄情况,有节制地选择机位,无所不在的摄影机必将破坏现场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基本的镜头:推、拉、摇、移、跟镜头。
基本的景别: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镜头的运动:摄像机的运动需要激发。一般而言,镜头的运动应该尽可能由被摄主体激发,否则的话,很有可能产生歧义,困扰观众。除非拍摄者和导演希望进行主观化表达,或者别有一番深意。
值得说明的是,对于开始从事纪录片制作的人来说,最初不是要学习怎样去运动,而是要学习怎样保持不动。真正使用运动镜头的时候,我们不妨先问一下自己:为什么需要运动?其依据何在?
2. 三联拍摄
即我们在拍一个镜头时脑子里要装有三个镜头:我们正在拍的镜头,之前的镜头和之后的镜头。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每一个镜头的开始和结束之际都应提前计划,寻求连续性过渡。
3. 镜头分组
镜头分组是指在一个叙事段落的拍摄过程中,先以主机位拍摄一个全景镜头,然后改变机位,拍出不同角度(如正反打)、不同景别(如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镜头。在纪录片制作中,可以在拍摄有重复性的场景、动作时,进行镜头分组。
4. 采访与准备
一般来说,采取“直接电影”理念的人,很少直接去问被摄者什么问题,他们在事件即将发生之际采取伺机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看到的大多数纪录片中,往往都综合了旁观和触媒的手法。无论什么类型,一般都会应用采访技巧,只是有的采访非常明显,直接在画面里显示出来了;有的采访痕迹不大明显,或者在后期制作中被剪辑掉了,观众往往意识不到。
采访准备:
1.在一张小卡片上写下需要采访的主要话题,然后给重点问题打上标记。
2.提问应该有个大致的先后顺序,由浅而深,具体而微,不可大而无当。
3.问题要成组,要有指向性,要有整体逻辑性。
4.提问要口语化,听起来音节清晰,不会让人产生误解。
5. 做一个纪录片的“狙击手”
日常生活中,为了对自己置身其中的“神奇现实”及时做出反应,也有必要在背包里放上小巧的摄像机、单反相机,以及便携录音设备,抓取那些可能会对你的日后创作有用的视频、音频素材。
五、纪录片的“作者性”修养
“作者性”,提法来自20世纪50年代法国“作者电影”。
首先,要有自己的美学个性表达,打上他自己标签;
其次, “作者纪录片”应该是这样的,“有人说是这样的,但是我不这么认为”。
首先是你内心的想法,你想把它呈现出来,你有自己的思考,然后再来讨论我用什么方式表现。
第三,做“作者纪录片”的时候,要给自己一个坐标系。
我们的独立导演往往有这样一个习惯,就是挖掘得特别深,就像打一口井,深深地打下去,但是这个井是封闭的、铁桶式的。我们这时候要跳出来,我们要给观众一个空间的坐标和时间的坐标,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这个井在什么位置。
所以我们要有历史观,我们用什么样的历史观去看这个世界,我们要有一定的人文理想、人文情怀,在这样的大的人类的背景下去看我们的故事,来表达我们的思考。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