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困境的人对那些伸出援手或是报以善意的人们总是充满感激,于是就希望能做点什么可以回报一二。而如何选择合适的回馈方式或礼物便成了一个需要解答的问题?
记得之前在一块听听订阅了沙沙的《如何挑选TA喜欢的礼物》,这时派上用场了。听完做了以下笔记:
一、思维差异
送礼人:看重交换价值,被自己准备礼物的过程所感动
收礼人:看重实用价值,感受不到送礼人的“感动”
二、送礼误区
1. 送惊喜
如果不是100%确定你所送的礼物是对方真的喜欢的,那么很有可能惊喜会变成惊吓!
2. 送即时享受的礼物
比如:送花,一般这种礼物会很快消失,礼物带来的感受很快会被遗忘。
事实上,收礼的人更愿意为高质量的体验付出更多的等待时间或是额外的花费。
3. 送实物类礼物
比如:手表、iPhone等可以被衡量的实物,送的过程中价值交换就完成了。
这类礼物的风险是很容易被替代(比如版本升级、更好的替代品),有丢失、损坏的风险等,导致对这项礼物的记忆断掉,遗忘当时的感受。
4. 送反映对方特点的礼物
比如:某人喜欢看电影,送某场电影的电影票
这样投其所好的礼物剥夺了送礼人自主选择的机会,事实上不如送电影券,让其自己选择看什么电影。
5. 送亲手制作的礼品
比如:送费了老大劲制作的手工钱包(学徒级别的钱包)让别人只能放着看无法用
送手抄书,不知道有没有错别字,字好倒是可以欣赏,但实用价值不高
这类礼品送礼人花了很多精力和成本去准备,除了感动自己,在收礼人那里一般是很难感知。
6. 送最酷的礼物
比如:请朋友吃饭,你打算去评分最高的那家餐厅,但车程1个小时,而在朋友家附近就有一家评分还可以的餐厅。
这时虽然我们想用最好来表达自己的真心,却没考虑到其他。
综上所述,送礼要考虑对方的需求,这里需要极强的共情能力。
三、送礼原则
0. 真诚是前提
我的理解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真诚的心比任何礼物都来的珍贵,礼可以送错,心意不能掺水。
1. 送同品类产品中相对贵的礼物
标准:自己或对方舍不得买的,超出现有的消费能力的礼物。
收礼方可以从礼品中直观感受到价值。
2. 送别人需要的、实用性强的礼品
可以参考对方的愿望清单或是购物车,送礼送到人心坎上那是最好的啦!
3. 送具有长期价值的礼物
比如:书、课程、运动装备、实用工具等,可以挑他们正感兴趣刚入门的领域选择有价值的礼物。
4.送体验类的礼物
比如:健身券、体验卡、旅游、郊游等
体验比实物印象深刻,不易被替代
5. 送具有地域或情感附加值的礼物
比如:去国外旅游带回的纪念品,或是去某个对方还没去过的地方带回的礼物;将礼物背后的故事讲给TA听。
以上是今天由问题引发的学习笔记,有一些这里面的原则或是误区我也并不完全赞同,但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一套方法,可以作为指导,也可以变通,关键还在于自己送礼的初心是什么。
之前在选礼物的时候会考虑送实用性强的礼品,但就是急于将感谢表达出去,总认为自己的口头感谢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总想送点什么才算数。
在整理今天听课笔记的时候,我觉得别人的善意或帮助确实需要及时反馈,但并不急于一时送实质性的礼物。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当我不断成长起来的时候,我所能做的自然更多,赋予别人的也就更有价值。现在不是纠结于送什么的时候,而是打磨自己的价值,让自己更快速地成长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