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听到没有血缘关系的兄长告诉我一个消息:他说:他把我的字拿给他的一位老师看了,评价是:功底是有的,可是心不静。如果可以把这个情况改了,那么假以时日是可以形成自己的风格的。同时兄长还建议我要多写写作品,才更加清楚地看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
看到这一段文字,很感激兄长的记挂之情。因为在真实的接触到的人当中,有很多书法前辈都是对自己的字淡淡而谈。主要是因为彼此的利益没来往的关系吧。自己家的事儿都忙不过来,哪有心思管其他的呢?所以,对于别人的(没有利害关系的人)话,听听就好了。如果往心里去,只能够自己添堵。明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维系是靠利益,那就可以比较轻松了。而能够在利益之上做到情义,那就跟人品有很大关系了。别人帮你,不是你怎么样,而是别人有心,别人善意。当自己不骄傲,懂得将功归于他人,将过归于自己的时候,自己的计较之心才会所剩无几。
再说心不静。他们怎么从我的字中看出的呢?我自己也没觉得心不静呀?那到底心静是怎样的状态呢?突然心里想到每日早起扫地的事情。树静的时候,外界没有任何干扰,稳如泰山,无所畏惧,而根就在源源不断地吸取水分和营养。看似不动,实则在不断强大自己。当树不静的时候呢?外界的刺激不断,自我抗衡的状态也是左右摇摆。有种想要释放,又要收回的纠结态势。什么是心静呢?也就是面对一种情境,想清楚方向以后就全力以赴去做。这样心流就是正向的,积极的。而思想也只认准这一种状态,不接受其他的外界刺激。心静,不是看淡,不是不去做,反而是积极正面思考,努力去做才可以得到的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