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到初三了,马上面临学业水平测试,我觉得有必要跟学生说到说到学习和考试直接的区别。找了几个学生,在网上交流了一下,没想到他们说得还挺有意思。
![](https://img.haomeiwen.com/i8452855/22425b8c4a837832.png)
开始谈及这个话题,很多学生都感觉懵。他们想了一下,随即觉察到学习和考试之间确实是不完全相同的。班级里面46个学生,第一名和最后一名成绩差别500分。大家都坐在同一间教室学习,但是考试结果一出来,成绩相差很大。这说明,学习和考试之间的差别还是挺大的。
一:时间角度
学习是没有什么时间限制的,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这样的学习当然是指宽泛的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但是考试却是有这明确的时间限定的,一般1--3个小时的时间,就必须要答完题。过时不候,所以从时间的角度来说,考试相比学习,有很多局限性。前一段时间,一个留学的学生笑话学生在线考试考查默写的行为,我也相当无奈。这个学生说,他们在国外也有很多考试,但是这些题是无法在课本或者网上找到答案的,必须要查阅大量的资料,纯粹记忆性的东西几乎是没有的。他说,他们的考试虽然也相对自由,但是时间还是有限制的,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
不考试的学习,对学习效率的要求不高。但是学生在学校考试,对学习效率的要求就非常高,因为考试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学生必须有比较高的学习效率。
二:作用角度
学习的作用是提升自己的,考试的直接作用是检测学习效果的。
前一段时间看《银河补习班》,爸爸带着儿子到处玩,躺在草地里体会什么是“草色遥看近却无”,旷课出去看航空展,圆孩子的航空梦。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提升,都属于学习的范畴。但是,考试则不同,考试的直接作用是看学生是否在有限的时间取得了理想的成绩,检验一段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果。
有的学生学习知识,有的学生学习特长,有的学生养成习惯,有的学生学习方法,不管什么样的学习,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但是考试不相同,考试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学生学完一个单元,通过一个单元测试,就能知道这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
三:选拔分配
学习的选拔性不强,考试的选拔性强,所以从某些角度来说,成绩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现在的社会有一个默认的分配规则:学历高,能力强。学校好,能力强。这样的人找工作好找,薪水也相对高一点。
开始我没有想明白这件事,后来发现了这其中的一丝丝关联。高学历的人和名校的学生进入社会前,已经通过考试淘汰了了很多学习能力不太强的人。虽然不够精确,但是总体来说是正确的。同样的学习,人家能考上,说明人家有本事,这个逻辑没有任何错误的。
其实,即便一个人能力不强,这个人的高学历和名校光环也能吸引很多企业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些人的身上有很多的资源,名校毕业的学生,他的老师和同学也是名校的,这样的人进入企业,以后企业会有更多的机会。高学历的学生,他的老师和同学也是高学历的,这样的人同样能够给企业带来一些额外财富,这就是考试选拔的力量。其次,这些人进入企业,能抬高企业的门槛,逐渐吸引更多的人才。
单是学习,是无法有效分配这些资源的。通过考试选拔,或许不能充分培养一个人的能力,但是能够验证一个人学习能力。考试的目的从来不是培养,而是选拔,然后按照结果分配一定的资源。当然,这种分配对有各种资源的人来讲或许不值一提,但是对资源不足的大多数人来讲,足以改变命运。
四:方法角度
学无定法,但是考试是有方法可寻的。
我们学习有很多的方法,听说读写实践,随便一个拿出来都能生成很多的花样。但是考试,范围有限,方法有限,花样有限。
就语文学习来说吧,除了死记硬背的东西,每一类题都有固定的答题方法。掌握了这些东西,考出好成绩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你说考出来了就是学好了,这就太扯了。我相信这个社会上,会有超级多的老师掌握这样的方法,哪个学生遇到这样的老师哪个学生就幸运。所以,如果你想要考出理想的成绩来,一定要想方设法地找到这样的老师,然后认真跟他们学习,反复练习他们讲解的套路,出成绩一定没有问题。
我:总结
当学生毕业,社会中没有人愿意主动当你的老师,不会有人掏心掏肺地给你布置作业,期待你成长,没有人跟你讲公平,没有人来帮你处理人际关系的矛盾,没有人再根据你的年龄大小决定是否照顾你,你必须依靠学校里养成的习惯,主动学习,拜师学艺。这个社会学习从来都不是免费的,学校教育属于兜底性的教育,培养的多是个性。如果你期待保持自己的个性,还要不断接受社会上各种培训机构的教育,给自己圆梦。这个社会是复杂的,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潜在规则,这些规则跟学校老师讲的明规则不同,很多人在在这种规则的掩藏下收割着自己的利益,想要在这社会占有一席之地,要重新了解社会的规则,不断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