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因为信息的偏差,我们家长走了一些弯路,当感觉到孩子需要调整的时候,找了咨询师,可是那个时候,真的不知道家长该辅助咨询师做些什么,或者说为了孩子更好做些什么。每次咨询师跟我们家长沟通只有几分钟,都是说孩子有进步了,更好了。可是我们真的不知道咨询师跟孩子是如何互动的,更主要的是我们作为家长真的不知道孩子好在了哪里?所以大约一年的咨询疗程结束后,我们就终止了关系。
学习了心理学,开始做了心理咨询师。听老师说关于孩子的咨询需要做家长时,似乎对当年的迷惑有了些理解。我们不知道咨询目标是什么,不知道如何评估,也不知道家长该做什么,也没有看到任何咨询效果。

在最近的公益活动中,在关于孩子的咨询中,也确实体会到如果家长孩子一起进入咨询,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而且咨询师也会轻松很多。更重要的是家长的评估很精准,孩子哪里哪里有了变化,评估是家长主动优先提出的。这对于咨询师的工作是最大的支持。我觉得可能大多数咨询师也最喜欢听这样的反馈。
一个孩子的成长路上,家长有家长的责任,孩子有孩子的责任,咨询师有咨询师的责任。如果每个人都能尽到自己的责任,那么将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都是百分之百的爱孩子,为了孩子的成长各种努力。我知道很多妈妈从未怀孕便开始了各种学习,各种早孕备孕知识,育儿大全,谁家里没有个三五本呢?可是往往孩子大一点,再大一点,我们家长的期待越来越高,对孩子有了各种或者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要求,有的时候,恨不得孩子一夜之间就长大,懂事,成为我们理想的那个懂事的孩子。在这样迫切的需求下,我们难免有时会把本属于我们的责任转嫁出去,转嫁给孩子,学校,老师,甚至社会。
我就曾经有这样的经历,每天忙于工作,觉得我把孩子送学校了,老师的工作不就是教育孩子吗?孩子教育不好,是老师的失职,和家长有啥关系?学校却动不动把很多责任转嫁给家长,孩子的作业需要家长签字,检查,甚至孩子更小的时候好多手工作业哪是布置给孩子的?不都得家长做吗?有的时候真的对老师很生气,怎么能这样呢?教书育人,如何教的书?如何育的人?
当情绪弥漫的时候,已经丧失了思考的能力,而且有些真的属于家长的责任也会刻意的转嫁给老师,且指指点点老师如何如何不尽责。可是,这样对于事情的真正解决有效果吗?没有!一点效果都没有!
就比如,现在孩子依旧没那么好,我会想到我能为了孩子更好做些什么呢?当我真的做了一些事情的时候,至少我和孩子的关系好了很多,孩子在我这里能够部分做到更好,比如可以适当的控制情绪,即便情绪来了,会选择避开妈妈的方式;比如不会无底线的要钱,在自己的零花钱还有的时候,会优先选择零花钱,尽量少跟妈妈要钱。而不愿意为此负责的其他家人,还在不断的指责我或者老师以及别的什么人没有尽到责任,孩子不但没有好起来,而且关系越来越不好,孩子似乎也更叛逆了。

所以,就因为我的这一点经历,让我有了一份更深的对于责任的理解。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只有母爱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分离。我知道我和孩子的分离时间上越来越短,虽然我们还没有准备好,但我相信,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一定会很好的分离。
也正是因为自己学习了,改变了,所以有更大的力量可以让我支持到其他人的改变。前几天,有一位家长主动跟我聊起孩子,我也不知道我说了什么,总之不过十分钟的时间,她就被我催眠了,说我说的真对,愿意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听从我的建议。今天晚上,再次跟我主动互动,我也不知道我哪句话触动了她,她说下周活动,一定带着孩子一起来参加。
我想这个妈妈一定是个负责任的妈妈,只要她愿意负起作为妈妈该负担的责任,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因为我真的能在沟通中感觉到妈妈的爱和平静,以及对于自己该承担的责任的责任感。她平静的介绍孩子的爸爸,爸爸的新家庭,孩子的奶奶,以及自己的新家庭,更多的是对于孩子如何更好成长的迫切需求,还有对于孩子的一种不能全面照顾的愧疚,说孩子因为有他们这样的爸妈真的挺苦。我想就是这份平静,这份慈悲也能带给孩子很多爱和温暖。要知道,在我的世界里真的已经听到太多太多离婚双方对于另外一方的指责了,这一份平静真的就像涓涓细流,让我感受妈妈的爱,慈悲为怀。
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我想这个孩子真的很幸运,有一个愿意负责的妈妈,我们每一个人如果都像这个妈妈一样敢于承担责任,那么我们的孩子将来也一定敢于承担责任!

关于母子关系,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唯独母爱是为了与孩子分离。的确,一个好的母亲,其责任就是把孩子培养得不再需要自己。把这句话用在心理咨询师身上,可以这样说:如果我们是有效的咨询师,那么求助者最终将不再需要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