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六傍晚开始,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松懈了。我一直拿着手机追一本小说的更新,追到了凌晨1点实在熬不住了才去睡觉。周日毫无疑问我起不来,开始赖床,一直磨蹭到早上10点才起床。
起床后由于破窗效应,自己想着反正早上的黄金时间基本都浪费了,又自觉没有了什么很急迫的事(主要是周六上午完成得七七八八了),就再次开始了新一轮的放纵——追小说,逛B站,刷A站……周日一天都宅宿舍里荒废了,可我,不再像以往那样,那么焦虑,那么痛苦了。
同样是玩,以往的我是周五晚开始,周六紧接着放纵一天,周日再接着放纵,放纵到没办法了,到截止日期必须要备课改作业了,才心不甘情不愿又充满懊悔自责地来办公室做该做的事。这个周末呢,玩得时间还是很多,但得益于我周六早已做完大部分的事,玩起来并不觉得慌张,没太多愧疚感,真正的无事一身轻。
可见啊,以前的我连玩都没有认真玩,都没有认真准备。那种一开始就放纵地玩,死命地消磨时间是一种偷跑式的,报复式的,逃避式的玩法,过后是会被自己算总账的。而本周这样的先做重要的事再安心地玩则大为不同,因为我已“有备而玩”,就不会再陷入该工作时去玩的愧疚,该玩时又惦记着工作的焦虑这种分裂的状态。
并且,在我周日刷屏一天的期间,我还有种奇妙的感觉:我知道我当下在玩,我也知道玩久了什么都会变得无聊也是在浪费生命,但我再也没有去责怪自己,因为我深刻地知道和相信——我是会回归的,我会回到当下,重拾真我。
就像飞得再高的风筝也有线的牵挂,偏航的飞机总会回到原本的航线,我并没有害怕周日一天的玩或者放纵,因为我总是知道我在当下做了什么,也总是记得——我真正的面目!
啊!我记得了我自己。我记得我最好也是最真诚的状态,那种专注当下——安心行动——纯粹收获的状态比单纯的玩好一万倍,所以我怎么还愿意让自己一直沉迷在低级的感官娱乐层面呢?
记得我自己,便是回归当下的起点,也是爱自己的动力源头。在周日晚上10点的最后,我又打开了手机,不过这次不再是刷屏,而且翻开《生命的真相》,好好读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