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绍转注和假借构字,先补充一个形声构字的数据。汉代《说文解字》共收字9353个,其中形声字7679个,占比八成。宋代《通志•六书略》,共收字24235个,形声字21343,约占总数近九成。清代《康熙字典》,共收字47035个,其中形声字42300个,约占九成。可见形声构字是绝大多数。那么与象形、指事、会意不同,转注和假借比较不好理解。
五、转注
《说文解字》:“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这个定义就有些不好理解,所以历代的古人也各有解释。笔者比较认同的看法是建类一首就是指同一个部首;同意相受就是指几个部首相同的字可以相互解释。这里我们看到的例子是考老二字,如今已经有所不同了,可是在《说文解字》的训释中,老,考也,;考,老也。如今我们还可以从一些墓碑所用文字看到考老同义的痕迹。这种相互的注解就是“同意相受”。再比如,“缉”与“绩”属于同一部首,意义在古代也是相同的,是可以相互解释的,这就是一对转注字。转注字在如今,或因为字义的变化,或因为简化字的缘故,已经越来越少。这里我们也不多做介绍了,但是通过转注,我们可以在设计印章印文时,或者欣赏古代印谱的时候稍作留意,要注意今古的不同,不然你借鉴古印文字,而其中的文字是转注字,如今已经不可转注,那就容易出现错漏了。
六、假借
《说文解字》:“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也就是当某个新事物出现之后,在口语里已经有这个词,但是笔下却没有代表它的字,需要借用和它的名称声音相同的字来代表,这就是假借。
令字的本义是命令、号令的意思。因读音与县令之令相同,那么就可以假借使用,也让大家容易理解,在一县里发布号令之人为县令。长字原意为年长的意思,这里就可以假借年长之长为县长之长。全取声音相同或相近,字义可以完全无关。
我们来看“汝”字,在《说文解字》中说:“水出弘农卢氏,还归山东入淮,从水,女声。”可见“汝”字本义是水名。后来被假借为第二人称代词用了,相当于“你”字。那么在字义上已经毫不相关,仅仅是读音相同而已。出现了很多假借字,而且就一直用来表示假借之义,原义反而不用了,或者干脆造个新字来表示这些字的原义。
甲骨文“亦”
比如“亦”字在甲骨文的书写是“大”字两边各加一点,从字形上看,就是站着的一个人,张开双臂,双臂之下各有一点,表示是人腋下的位置。所以“亦”字的本义是“腋”。《说文解字》中说:“人之臂亦也,从大,象腋肋之形。”但是后来“亦”字被假借为副词,当“也”讲了。也只好再造个“腋”字来取代“亦”字的本义。而当“也”讲之后,假借来的“亦”字也就有借无还了。
甲骨文“自”
“自”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很像人的鼻子。在《说文解字》中也说,“自”字本义是鼻子,但是后来被假借为“自己”的“自”,非要解释,我们可以理解为人说话时用手指指自己的时候会指着自己的鼻子。而“自”被假借走后,只好再造一个字来替代,就是我们如今用的“鼻”字。
“骄”字是从马,声乔的形声字,《说文》中说“马高六尺为骄。”这才是“骄”字本义。假借到“骄傲”的“骄”后,就只用假借义了,我们已经不知道也不用原义了。
假借法的出现,完全废掉了汉字的表意性。这对后世用同音以代替压缩汉字的字数有很大的启示。
例如近代我们对其他国家名字的翻译,如美国,开始美国是音译的亚美利加,或者美利坚,那么用美一字来假借压缩成美国。这其中不光有假借的使用,也有近代翻译家的大智慧和对汉字的深入了解。反观当代,翻译水平似乎有下降,究其原因,是对文字的理解与认知的不够。很难想象,近代的翻译大师会取出马尔代夫或者格鲁吉亚这样的名字,应该会有更加贴切的名字吧。所以掌握点汉字的知识,不光对于我们这些以汉字为艺术基本元素的篆刻人,对整个文化都是很有意义的。
(一)假借字从汉字的形体结构来看,有两个规律。
1、一个独立的字充当另一个字的声符时,两个字有时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1)《李愬雪夜入蔡州》:“元济起,听于廷。”其中的“廷”字,本来是一个独立的字,充当“庭”字的声部,这里就成为“庭”字的假借。
(2)《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中的“奉”字这里充当的是其作为声部的“俸”字的假借。
2、两个形声字因为声旁相同可以相互替代。
(1)《史记•陈涉世家》:“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2)《墨子•公输》:“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第一个例子中的“唱”与第二个例子中的“距”字都是形声字。,声符与“倡”、“拒”同,这里假借为此二字。这样的假借在古文中屡见不鲜。
(二)从汉字的字音上来看,两个字由于读音相同或者接近,虽然字形没有联系,有时也可以假借。这样的例子大家可以在四大名著中就有很多例子,有人认为是一种错别字,因为读音并没有联系,但是笔者认为那是因为古今读音的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但是不管如何,假借的运用都离不开音同或者音近的原则。如果读音上完全没有联系,就谈不上假借了。如在古文中遇到读音完全不同的字,最好还是先在工具书上查一下,以免误读,或者乱解。
如《庄子•逍遥游》中有:“立之塗,匠人不顾。”一句,你要是不查下字典,不知道“塗”是“途”的假借字,那么这句古文你就不好理解了。
由此可见,我们掌握了假借的规律,无论是看一些古典文学,还是阅读古代典籍,理解古文含义都是很有帮助的。
这些年,随着网络的兴起,一些谐音的假借也有很多,例如前几年很流行的“神马”,虽然假借的略微有些突兀或者牵强,但是还是有些意境的,笔者一直强调中国文化强调的是意境,诗意、笔意、墨意,篆刻的刀意等等。这些假借的尝试也是不错的,但是应该注意不要肆意乱造,那样对汉文文字的健康,与字义的清晰辨析都是有害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