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汉纪 汉武帝 前139年
前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教育问题,历来都是大事情。孩子是一张白纸,父母怎么教育,长辈怎样培养,就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直接上故事,看通鉴材料。
当初,景帝任命太子太傅石奋和他的四个儿子都为二千石官员,景帝于是聚集石奋父子的官阶,称他为“万石君”。万石君没有才学,唯独恭敬谨慎无人可比。当小吏的子孙回来看望他,万石君一定会穿上朝服接见,不直呼其名,以示优礼和尊重。
子孙犯了错,从不直接责备,而是因此坐在厢房,对着桌子绝食;随后孩子们纷纷指责犯错误的人,族中老人领着犯错儿孙肉袒谢罪,并承诺改正,万石君才答应吃饭。成年的子孙在身边,就算是闲居也一定得带帽子。他主持丧事,非常的悲哀伤悼。子孙遵循他的教育,都以孝顺谨慎闻名于各地。
背景:石奋包括四个儿子,都是高官,而且,都是善终,这样的结果和石奋的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的。家教家学,能影响几代人。
解析:
一、不直接责备
儿童时期,孩子捣蛋犯错,如果上去就打就骂,往往会让孩子害怕,并且产生逆反心理。再大一点,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最要面子,逆反心理是最严重的,打骂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二、绝食的妙用
绝食,并不是直接惩罚孩子,而是惩罚自己,并没有伤害孩子的自尊。并且,大多数的孩子是有孝心的,依靠惩罚自己,来规劝孩子,其实就是利用孩子的孝心来规劝孩子。父母一天不吃饭,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让其他长辈教育孩子认识错误,并承诺改正。
三、发动人民战争。
孩子犯了错,导致父母绝食,其他孩子就会指责犯错的人,其他长辈也会教育引导,这样就会营造一个认识错误的氛围,为改正错误打下基础。而且,当你为了教育孩子而绝食的消息传开后,其他经常带着孩子犯错的小伙伴,就有同样的压力,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四、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石奋在子孙的教育方面相当重视,以身作则。当小官的孩子回来看他,他穿上朝服,以规矩接见,不称呼名字,表示尊重和礼节。就算闲居,也要带帽子穿戴整齐,显示出严肃整齐。主持丧事,非常悲哀伤悼。
这一系列动作,都是自己以身作则,来教育引导孩子。但是现代社会有的孩子,没大没小,甚至对父母长辈动手动脚,足见家教教育程度。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作为父母长辈,有责任和义务去管教他们,为了他的未来。需要我们用合适的方法和手段。石奋的故事,带给我们很好的借鉴。
我的公众号 欢迎互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