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官方对格局的定义:
格局,格是对认知范围内事物认知的程度,局是指认知范围内所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结果,合起来称之为格局。不同的人,对事物的认知范围不一样,所以说不同的人,格局不一样。
所以每个人的格局都不一样,当然从广泛的意义上讲,人的格局肯定是越大越好,人若没有大的认知大的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呢?所以我们在各个场景中经常听到“格局”这词,工作中领导说你的格局不够大、创业者见投资人时说眼光太浅格局不够大、又有在峰会演讲中马云爸爸的格局够大够有逼格万人敬仰......
好,我们聊了定义和场景,在说更多前,我们聊聊经济学,看看你的格局思维在哪?之前听一位朋友定义了经济学的“宏观”、“中观”、“微观”,和大家分享下:
宏观:行业的情况,市场大环境/体量/周期/生命周期,政府政策,从资本投资方向能看出些端倪。考虑这个点的往往是投资人、优秀的企业主、行业专家。
中观:怎么看行业/竞争/利润分布/行业位置选择,例如装修从设计到硬装到软装,以此评断利润分布。考虑这个点的往往是CEO等高管。
微观:怎么看切入点/产品/模式/企业---判断自身行业有什么切入点可切入。考虑这个点的往往是CEO带领的冲锋陷阵的团队。
我们发现,大多数在金字塔中下层的朋友,现实都在一个大的宏观的行业中做着微观的事情,在以“公司”这样一个载体的限制下,在社会结构的笼罩下,为整个行业付出,也为自己和家庭生存奋斗。
而我们谈回“格局”二字,每当你和同事协调推进项目的时候,每当你在工作岗位完成一件小事的时候,每当季度年度绩效考评的时候,很多时候你往往会执拗在那个很小的点不放,也许是为了利益也许是为了个人情绪......以史论今,那当我们回想起一些人时,刘备之志恢复汉室,毛泽东看阶级矛盾等等,都是在身居低位时就有的格局。短期利益和长期目标,当自己能有更广的认知时,看的远些心境自然会更大些。
回过头来,还是得找到自己,想想我当前我在哪个行业的哪个职位,以及我想未来出现在哪里,多给自己些耐心,短期和长期,决策和执行,在行走的路上大脑并行浮想和思考,人生的维度会更宽阔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