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389835/de0d5173c42dee7e.jpg)
打卡博物馆,是想了一周的计划,其实每去一个地方,都要克服不熟悉,找不见地儿,从哪里开始看,看什么,怎么看等忐忑,当然以前还有谁和自己去的纠结,现在不存在了,成年人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没有人和你一样的想法,也没必要让人配合你随心所欲的行动,所以一切随缘,遇上就遇上,遇不上就自己转悠,有伴是不孤单,没伴的话也有好处就是自由,就如同这个周六,结束半天的工作培训后,还是顶着大日头只身前往,目的就是一个,好好去踩一踩这能把脉城市文明脚步的地儿。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89835/2c708d02707e45c8.jpg)
好友说这个馆必看,因为马上就撤了,于是第一站玉见良渚,资料上讲:
良渚文明是崇玉、用玉的文明。良渚社会有着普遍信仰的神像,形成了以琮、璧、钺和复杂头饰等为代表的一套成组玉礼器系统,体现出整个社会在精神领域的高度认同和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开启了中华文明礼制的先河。展出中,刻鸟立高台符玉璧、兽面纹玉冠状器,以及龙首纹玉镯都是文明的见证。
据策展人介绍,这些良渚玉器造型雄浑,风格严谨,图像神秘,浮雕与阴线雕刻完美结合,切割、管钻、微雕、抛光等治玉技术已基本成熟,都达到了史前治玉的最高峰。
慢慢地走在陈列柜前,看着一组一组的玉器,想象几千年前雕琢的场景,想象达官贵人们佩戴着各种玉器盛装出行的场景,有那么一刻竟然有些恍惚,觉得好像也穿越了千年,到了那块神奇的土地上,那种四处弥漫着古韵,弥散着古老文明进程的地方。
而又突然想到,即使是到了那里,见了那些人那些物,见了那些古老,自己又扮演了其中哪一个角色,或者又能做什么呢,其实不好讲。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89835/7d4b496d941b43d3.jpg)
走出与余杭区联展的良渚文化时,站在博物馆的高处俯看,竟然捕捉到了这样盛大的场面,潮涌的人群穿梭在过道中,或低声私语,或倚在角落在小憩,或继续攀援,奔赴另一个馆,那种乱中有序,有密有疏,有吵杂也有安宁的感觉,又都云集在这样巨大的斗中,让人有种浮华的震撼感,很真实,也很唯美。
之后稳步,又参观了晋国霸业中的鸟尊,土木华章中最近一直关注的大同云岗,华严寺,晋祠,木塔,佛光寺等,因为历史知识有限,又没有租用讲解器,许多大景的关注点不太明了,到后来一直在走,走乏了,决定打道回府,回了,想着下次请个讲解或租个讲解器再深度赏析。
走出博物馆时,天气依然炙烤着,游人陆陆续续还排队入馆中,保安穿梭在各个场景做着安保工作,大门外出租车早已排成长队,每路过一个人就热情地上去揽客,我打定主意绿色出行,车子不敢骑了,所以还是选择最基础的出行工具坐公交,然后一程的打卡又结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