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难的事,一是如何把别人的钱装到自己口袋,二是如何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对方的脑袋。
近日,我在说服孩子参加学校足球社团训练一事上,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说服孩子的困难。
朋友知道我儿子喜欢足球,也很看好儿子踢球的天分,邀请儿子参加下周学校足球社团的训练。这是我们一直渴望的事,所以极力想说服儿子同意参加,可是儿子明确表态不乐意。
一、以理服人
我了解儿子的性格和对足球的看法,知道说服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强迫他更无效。
根据社会心理学关于说服的理论,说服有四个要素:说服者、信息内容、说服渠道、听众。
于是决定,首选以理服人的策略,在信息内容上下功夫。
我分析利弊,苦口婆心,陈述了踢球的11条好处。
1足球是世界最受欢迎的运动;
2足球是学校非常重视的项目;
3足球是父母特别喜欢的项目;
4足球能带来快乐
5能带来健康
6能结交朋友(长大后擅长踢球的男生也特别受女生爱慕)
7能拓宽视野
8促进反应敏捷
9增强竞争能力
10提高合作能力
11在学校踢球省时省钱
二、两个心理账户
行为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心理账户,让我们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支出和收益,从而做出不同的决策和行为。
如果儿子认为踢球的好处是未得到的,就需要努力争取,不参加踢球并没有损失。如果儿子认为这些好处是已经得到的,不参加就意味着舍弃。
听了我陈述的好处,儿子依然不为所动,我感觉儿子把这些好处放在了第一个心理账户。
于是我试图用大脑厌恶损失的机制说服孩子,运用心理学知识,告诉儿子如果放弃,就意味着舍弃了这些好处。然而,这一策略依然不管用。
三、以情动人
既然以理服人不管用,我想起了另一个理论,人本质是感性动物,所谓的理性分析,最终都是为感性决策寻找支撑。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提出,大事凭直觉,小事凭理智。大事的决策,通常超出了人的理性分析,最终依靠直觉往往更接近事实的真相。比如,冯仑当年在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前夕,抛售房产的决定,就是凭借对房地产危机的直觉。
于是,我找出了儿子过去踢球精彩瞬间的照片,找出了一些世界球赛激动人心的场面,试图用直觉激发儿子对足球的热爱。
结果,依然无效。
四、换位思考
据我的了解,儿子还是喜欢足球的,平时还主动要我陪他在操场踢着玩,也喜欢和小伙伴一起随便踢。
他不愿参加学校足球社团训练,我用同理心进行换位思考,估计原因如下:
1二年级参加校外的足球培训,开始很喜欢,后来进入青英队,都是高手,儿子拼抢尽头不足,经常抢不到球,感觉受挫,信心受阻,不愿再踢球。
2二年级时,有次学校足球社团招人,初试儿子被选上,第二次面试被刷下,估计儿子信心又受打击。
3现在,我和儿子交流,儿子表达的想法是,训练没意思,高手(包括高年级同学)多,比赛抢不到球。
为了验证我的估计,我继续引导儿子说出不愿参加学校足球社团的原因,他的意见核心是2点:
1足球训练没意思,随便踢还比较好玩
2校队高手太多,抢不到球
对第一条,我分析,自己踢球能得到快乐,说明足球本身有吸引力;训练必然会辛苦,学篮球、围棋依然如此;只有通过训练,提高能力,才能获得更大快乐。快乐,与运用的能力成正比。
对第二条,重要的是做自己,与过去的自己比,有进步就够了。训练时,大部分时间也是分组训练,不用和高手对抗。我们对孩子没有过高要求,享受踢球的过程最重要,踢球能力提升是水到渠成,不用太在意结果。
五、故事蕴含的哲理
换位思考的这番分析,依然没有打动儿子。他沉入自己的逻辑和想象,无力自拔。
我又给儿子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伙人面对房间里的黄金,想了各种办法如何安全地拿走,有一个人啥也没想,直接搬起黄金就走了,留下其余人呆呆地看着他拿走黄金。
很多时候,直接行动胜过一堆空想。
现在儿子的很多恐惧、担心,都是来自想象。一旦迈开腿,加入训练团队,很多恐惧的幻想都会被击碎,快乐的真相自然浮现。
儿子听了故事,若有所思。
六、无条件接纳带来安全感
我趁热打铁,再次告诉孩子,第一,无论你做出何种选择,父母都能无条件接受。踢球这件事,相当于围棋中的官子,无关生活大局,尽可放松对待。
第二,一个人最大的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生活就像一盘围棋,每一步都有重新选择的自由,每一步也都是之前选择的结果。参加社团训练,儿子依然有随时选择退出的自由。
最后,儿子终于同意,先参加几次足球社团训练试试再说。
回顾这次说服过程,感觉最重要的,一是家长情绪管理,不能有急躁情绪;二是非暴力沟通,始终讲道理、摆事实,聚焦主要目标,不主观评价孩子的表现;三是无条件接纳,才能让孩子感到信赖,从内心生出自主选择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