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教育学》之《自我效能感理论》过程中看到这样一段话: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是自己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待则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行为的能力判断。比如说:学生只有认识到认真听课可以带来理想成绩,而且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在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后,自我效能感成为学习行为的决定因素。
或许看到这里能理解为什么自信很重要,很多人其实都知道某一行为会带来好的结果,但因为怀疑自己能力不行办不到担心失败而犹豫不决迟迟不行动,由此错失很重要的机遇。这样的事情就活生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在考深圳某个区的老师时,通过了笔试进入了面试,在资格审核时知道了对手的情况,被吓到了,吸了一口冷气,感觉和众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老师比拼,我一点优势都没有,要准备的教学内容相当多,感觉自己不管怎么付出都无法超越他们,就有点放弃了,加之当时毕业论文进入关键阶段,不敢太分神,就没有好好重视和准备。面试那天看到面试题目肠子都悔青了,题目之前有被猜到,最后结果出来了,我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以不到0.08分的差距没有被录取,当时真的是被震撼到了,没想到是这种结果,痛彻心扉地写了很多总结,要自信,对手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强大,要做最好地准备之类的,忧伤了几天,后来这个事被渐渐淡忘了……
后来又继续找工作,不断的笔试和面试,结果不怎么理想,并没有因为那次的经历而变好,反而我的自我效能感越来越低,随着离校的时间越来越近,压力越来越大,各种焦虑,终于在离校的前一天找到一份勉强还可以的工作。这个工作找到后,人感觉轻松了很多,各种心得被抛到九霄云外。
直到9月份正式工作后,在第一次做班主任第一次教小学第一次开家长会时所表现出的焦虑和失眠有一次感受到超低的自我效能感,很多事情处理的不够从容不够淡定。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不得不直面几个问题:为什么那一次惨痛的教训后情况没有好转,总是在不断地犯重复的错误?由自己的经验出发,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时要注意什么?老大在提高我们自我效能感时他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可以借鉴的?
对于第一个问题,现在想想存在以下原因:没有澄清问题,这是个心智模式的问题,需要慢慢来持续做,没有及时将总结可视化提醒自己执行,执行后没有及时进行回顾和调整,用老大的话来说就是没有用到管理效果的万能公式,没有进行刻意化训练。第二,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对自己提出过高期望的要求以致完成不了而缺乏成功体验。第三,被问题困住,没有跳出来,归因不合理。针对自己的经验,在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方面:首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提出合理的期待,多肯定学生的进步,让学生有更多的成功体验。第二,取得家长的支持,及时检查执行情况,积极跟进。第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让学生学会悦纳自己,合理归因。老大如何做的,还需要思考一下,希望这次以后能提高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带给学生更多积极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