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娃,我就成了一个“吃货”,母乳期间,甚至能一顿吃掉两大盒盒饭。母乳结束,胃已经被撑大了,再加上工作变换,导致在大约1年半的时间里,都是重复着有时吃午餐——吃则大吃,有时不吃;晚上或者聚餐海吃海喝,或者忙完一天的工作以及孩子后瘫在沙发里吃零食的恶性循环。但那时似乎很欣喜自己是个这样的“吃货”,似乎能放开了吃是一个“仙境”,尤其瘫在沙发上任意吃零食的时候,感受到从未有过的体验——其实可能属于现在说的“排遣式进食”哈。这么做的结果是,身体状态不佳——晚上睡不着,白天起不来,手经常发麻,头时而眩晕。这一切,让我从大概半年前开始考虑,要严肃而认真地调整一下自己的生活状态。也确实零星地做了一些,每周有2、3天跑跑步,略作运动,但是因为天气、时间、场地等等种种因素,都没能形成一个固定化的生活习惯。直到我想起学Coaching的同学推荐过的一个互联网瘦身小组,决定尝试一下,至少先把畸形的生活状态拉回正常。
刚开始时自然是艰难的,可能大家会觉得艰难的是坚持把教练要求做的运动完成,只吃教练要求的食谱,这些要做到当然是很难,然而我发现最艰难的,却是——要和他人解释你为什么这么吃。
对于上班族而言,午饭时,最常见的情形是结伴去——谈工作或者聊天儿随便找个地方边吃边聊,而有时为了赶进度干脆不吃。但我参与的小组要求,必须在12-14点之间午餐,而且进食的必须是符合要求的食材及烹饪方法。晚餐时,要么是同事聚餐,要么是朋友聚会——大北京要和人聚餐工作日的白天是比较难的,要么是回家吃——而家人都认为中午肯定没吃好,晚上要丰富,尽心尽力做了一桌…这些情形下,“吃”都成了社交的重要一环。
这个发现让我意识到,吃饭,被我赋予了太多的意义——吃的不一样,就是与众不同;吃的不一样,甚至无法融入群体;吃的不一样,连谈话都无法继续;吃的不一样,让大家都“出戏”……但这些意义其实只存在于我的心中,假如我把“内心戏”换个剧本,吃饭是不是可以简单地回归吃饭呢?
带着这个想法,我开始了尝试。每次遇到上述情形,我不再“相信”吃得不一样会导致特定结果;改为“相信”吃饭就是很简单的个人选择。在这样的信念下,即便仍有很多人“问询”,并且给予各种各样的评价,我也不会再纠结、烦心——我知道这是我可以进行的选择,也知道我选择背后的原因,并且对于做这件事我很坚定。两个月后,我的身体发生了质的飞跃——减重20斤,身体很轻盈,之前的眩晕、手发麻再也没有出现过,头脑更清楚、不易犯困——这当然也是每天配合运动的成效。最大的收获是,我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身体需要什么样的食物,每次需要多少、什么口味,不会再盲目追求“重口味”——不是一次都不要,而是在真正需要时才吃。现在我恰恰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吃货”,对吃有要求,对自己所需有意识,不再为了吃而吃,更不再“排遣式进食”。
回顾新“吃货”诞生的过程,有几个感悟:
1. 从认为“吃的不一样会…”到认为“吃只是简单的个人选择”,这是认知心理学家埃利斯情绪ABC理论的实践——当Belief(信念),即我自己对吃的信念改变之后,带来了不一样的后果(consequence)即不再“随大流”“任意吃”,而是吃的更“讲究”更健康。
2. 这个信念的改变继而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一个模式,即虽然我是一个理性的人,但我仍然会受到“干扰”,尤其是当有些“干扰”在我原有的信念里以“公序良俗”的面孔出现,让我很难分辨是不是自己的选择太过“个色”太过“出位”,因此我有很多纠结。而这纠结从根本上反映的是我还有许多“限制性信念”,这些信念会导致“公序良俗”对我形成干扰。限制性信念、干扰,这是教练带给我的提升自我认知的工具,也是基于人本主义、积极心理学提炼而出的。
3.最后的感悟是“知行合一”。学了那么多心理学,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的根本原因是,只“知道”而无“觉察”,无“觉察”便不会有“行动”。具体而言,我早就学过情绪ABC理论,我认为“很懂”、很“认同”,但如果我坚持认为跟随大家的节奏吃饭是“公序良俗”,那么我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去追求健康饮食,或者我仍然坚持、但内心非常纠结、进而影响进餐情绪——从自我逻辑上是可以实现“自洽”的,因为我可以对自己说不是我的信念需要改变,而是“公序良俗”需要发生改变。所以关键的一步是,我要觉察到自己有“限制性信念”,并看到这个信念令他人对我产生了“干扰”。
总之,一个新“吃货”的诞生并非一帆风顺,新“吃货”进阶过程仍会有新的挑战出现,但重建一个“吃货”的成就感是巨大的,而重建过程对自我认知的升级更带来了成长的愉悦。
最后的一条感悟提到觉察是关键的第一步,那么觉察是如何产生的呢?如何培养自己的觉察力呢?下次继续分享关于觉察的一点发现吧。
附记:半年前写下了“豪言壮语”——一周写一篇,实际上却是…知行合一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先定一个小目标,给自己一些信心:接下来每月至少写一篇,行动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