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 深度关系 》读书笔记

《 深度关系 》读书笔记

作者: 读书笔记汇 | 来源:发表于2024-06-22 22:50 被阅读0次

    在你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先问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心理算健康的?或者说,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对此,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给出了非常简明的答案:自信和热情。

    当活力能滋养自体时,就是自信;当活力能滋养客体时,就是热情。

    第一部分    全能自恋及其变化

    第二章  全能自恋相关的心理机制

    警惕向全能感退行 先解释一个概念——“退行”。这是弗洛伊德提出的,意思是当一个人在高等级挑战中遭遇难以忍受的挫败时,就可能会出现倒退。也就是说,心灵状态退到更原始的阶段,用更原始阶段时曾经获得的满足方式来满足和安抚自己。

    第五章  全能感常规表现的具体分析

    这种情况的确存在,也不少见。一种理论认为,人类的动机分为三种:成就动机、权力动机和亲密动机。用这个理论来看,这类人有很好的成就动机,于是发展出卓越的才华,但权力动机很弱,所以没有发展出保护自己和支配他人的能力。

    例如我自己,作为半职业码字的人,我深深地知道文思泉涌的时候写东西多容易,而且写得酣畅淋漓、愉悦之至,这是写作带来的最大享受。

    可同时,我知道要实现这一点必须做大量努力,不断了解相关资料,与相关主题建立深度关系,灵感才能如泉水一般涌出。

    例如,想对一位新闻人物进行分析,我就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尽可能多地搜集关键资料,深刻而全面地“碰触”这个人。这样,我才能积攒足够多的感觉,写作时灵感就可以喷涌而出,偶尔甚至能一气呵成。

    根本上,不是因为“我”厉害,而是因为“我”与事物建立了深度关系。

    建立深度关系的关键是投入,经过时间与精力的累积,你与这一事物的关系日益深厚,你逐渐掌握了它,与它相遇,而能力是你的存在与它的存在相遇时的副产品。

    偶尔我们会有神来之笔,像是一扇门突然打开,你瞬间与一个事物建立了关系,但你不能仰仗神来之笔。我深知,甚至不能追求文字的一气呵成,因为多数时候不会有这么充沛的感觉。

    没错,成功者会相对拥有更多的神来之笔,但绝不是“一直拥有”,而且神来之笔之所以会有,是因为他们大量投入,从而与事物建立了联系。

    总结一下,要破除状态幻觉,需要懂得这样几点:

    1.能力是建立了深度关系的结果;

    2.建立深度关系需要持续投入;

    3.建立深度关系的关键,不是将你的自恋强加于事物之上,而是放下你的自恋想象,尊重事物本身的真实规律;

    4.一个事物能否被我控制,取决于那一刻我的内部状态,这是婴儿式全能自恋心理的残留。

    最后补充一句:你是人,不是神。

    第八章  想象敌意游戏与绝对禁止

    认识敌意的想象游戏

    例如,在咨询中,我看到在人际关系中表现特别糟糕的人,常常就是因为他们沉溺于这种敌意的想象游戏,而且对此深信不疑。他们的心理逻辑是这样的:

    1.你要按我的来;

    2.否则我愤怒;

    3.我的愤怒攻击了你,而你必定会还击我、报复我;

    4.然后我发现,你的种种行为都是在攻击我;

    5.我很委屈,我没对你做什么啊,你为何这么凶,所以我更愤怒。并且,因为觉得自己是受害者,所以多了一份理直气壮。然后你一旦愤怒,这份愤怒就变得更可怕,从而导致的破坏性就更大。

    这可以称为“敌意想象五部曲”,它是这些人的人际关系陷入严重困境的直接原因。

    第一步是全能自恋导致的控制欲。

    第二步是全能自恋瓦解后产生的全能暴怒。

    这两步虽然是问题的源头,但接下来的第三步和第四步尤其关键。

    在绝大多数情形下,第三步和第四步是他们的内在想象,而非外在现实。现实是,对方并没有还击,甚至都不知道他们愤怒了。

    心中只住着自己的人会将世界划成两部分:他能控制的部分,就是善意的;他不能控制的部分,就是敌意的。所以,他不可避免地想控制别人,而一旦控制失败,他就会陷入恐慌与愤怒。敌意想象五部曲的前两部由此而来。

    因为他的心中只住着自己,所以他看待别人时也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于是,他会形成这样的逻辑:我对你愤怒,你必会对我愤怒。其中的“你”不是真实的别人,而是他的一个镜像:当我对镜子愤怒时,镜子里自然会出现一个同样愤怒的人。这是第三步的逻辑根本。

    做这些工作,其实也就花了两三分钟。我感觉体内的一份暴躁的躁动消失了,接下来的事情就进行得很顺利,不再有小小的不顺的事情发生了。

    从此以后,我有了明确的认知:如果接二连三不顺,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需要安静一下,看看自己是否内心有了敌意,然后去化解它。

    我常说一句话:“意识层面微风吹过,潜意识层面波浪滔天。”

    不过,最后要强调一下,敌意会对关系构成伤害,然而解决办法绝不是压制敌意。除了澄清,坦然地表达敌意也很重要。

    第九章  极端全能暴怒

    嫉恨者特别容易忘恩负义,因为这些好东西是他想要但他又创造不了的。

    并且,别人给自己时显得自己低、对方高,这都破坏了他的全能自恋。因此,他会产生全能暴怒,形成巨大的恨意,并指向那些给自己好东西的人。

    所以,如果做慈善或帮助人,当发现对方嫉恨心理很重时,不直接馈赠是很睿智的选择。

    一个人能反思,能承认自己做错了,并因此进行真诚的道歉,这是健康人格的基本特征。假若一个人不能进行反思,永远不承认自己做错了,更不用说真诚地道歉,那就意味着这个人的人格结构中少了超我这一部分。

    超我是用来压制本我的,一个人的内在需要有这样的心理结构来对自己进行管理。当没有内在的超我时,那就得有一个外在的超我来管制他,例如监狱。

    当心灵严重地滞留在全能自恋中时,你容易感知到自己的内在有各种极端的矛盾在撕扯,你会很不舒服。这时,你可能会希望做一些极端的事,让自己感觉畅快一些。我前面提到过的一个说法也许可以有警醒作用:

    当一个人严重地追求全能自恋,并想肆无忌惮地表达全能暴怒时,他的归宿很可能是监狱、医院和坟墓。

    第十章  懂事、脆弱与生命力缺失

    脆弱的人和暴怒的人,他们的世界都是缺乏这种基本掌控感的,他们的渴望一旦得不到回应,代表生能量的渴望就会变成代表死能量的绝望与暴怒。他们没法安抚这份死能量。

    指责、批评和攻击,容易给人一种感觉——“你看,我是强有力的”,这常常是为了避免自己陷入无助中。

    一个人不能把自己举到空中,也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化解全能感导致的这个逻辑链条。所有活在一元世界(自恋维度上)里的人,都需要进化自己的心灵,发展到二元世界。

    在一元世界时,当有让人挫败的事发生,就容易有失控,然后弄出一堆想象,但是当进入二元世界时,就会真切地感知到,“噢,原来我是我,别人是别人,别人怎么做,有他自己的道理,并不是在和我对着干”。这时,强烈指责就会自动化解。

    第十一章  被害妄想

    被害感,或者说被害妄想,很容易跟彻底无助连在一起,这两者往往是成正比的。一个人越是无助,他的被害感就越强。这个逻辑我们不难理解,一个彻底无助的人,觉得他掌控不了自己的人生,而是由一个外在的力量在掌控着他。并且,既然他过得这么不顺,那自然这个外在掌控性的力量就是充满敌意的了。当觉得一个有敌意的力量在掌控着自己的事情,并带给自己种种不顺时,就是被害感或被害妄想了。

    觉得可以总结成几条规律:

    一个人越是无助,就越容易有被害感;

    一个人越是有掌控感,就越不容易有被害感; 一个无助而封闭的人,因为封闭,让自己躲开了很多刺激,所以这些被害感也不容易见到,但是无助而封闭的人刚走向开放时,会产生各种被害感;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当产生被害感时,一个人会变得非常愤怒,非常没有耐心,会想着立即去做一些强有力的事情,攻击伤害他的力量。

    最后这一条,我要多做一点解释。很多人有浓得化不开的恨意,就是因为把自己放到了被害者的位置上。

    这么多年来,我见过形形色色的人,有很多人真的是绞尽脑汁地在寻找成功的道路,可始终不得法。

    现在想来,可能他们真的是想错了,他们认为重要的是找到成功的道路,但更重要的其实是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物并投入其中,与这个事物建立起深度关系。深度关系会让你进入很不一样的境界,然后加上长年累月的积累,最终自然收获了所谓成功。

    罗伊·马丁纳在《改变,从心开始》一书中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当你的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合二为一时,成功就可以容易很多。 这个观点我蛮赞同,特别是在我这里这是成立的。

    生命是用来体验的。真要活好自己,就要拿出真实的肉身和真我,去和世界碰撞。碰撞太深的人,会有一种骄傲的坦荡和深厚的谦虚。

    第十二章失控、归罪和归因的分析

    归罪则是活在自恋中,还是从自己出发去看自己、对方和事情,乃至一切。当自恋得到满足时会有正面情绪产生,但自恋被挫伤时,就会有负面情绪产生。并且,自恋被挫伤时,就要去寻找那个导致了挫败的敌意力量,这就是归罪,也就是寻找罪人并破坏、灭掉它。当这个罪人是他人时,就会想去攻击他人;当这个罪人是自己时,就会产生自我攻击。 不管是归罪他人,还是归罪自己,归罪都是为了要一个结果——自恋,即“当阻碍我的敌意力量被揪出并灭掉后,事情可以重新按照我的意志来运转”。

    一个人能观察和自我反思,其实是因为内化了一面镜子,而这个内化的镜子,是最初能向他提供善意或至少中立观察的人。

    第二部分  人性坐标体系

    第一章  人性坐标体系

    第三章  走出孤独

    警惕情感勒索

    我们的心就不断地展现到现实世界中,而我们又把现实世界中学到的东西重新吸纳到心中。通过这样的过程,我们得以改变世界,我们的心也被世界改变。 关于这一点,我一言以蔽之:“以征服之心开始,以皈依之心结束。”你一开始带着满满的自恋,把你的生命力和内在想象展开在外部世界之中,勇敢地去深度碰撞,然后逐渐发现,除了你的内在想象,还有外部世界存在。

    想到这一点后,我问自己:你究竟能独自保住任何一个秘密吗?

    答案是:不能!我经过长长的反思后,发现我几乎所有隐秘的事都至少与一个人分享过,而那些最隐秘的事情,即便还没有和谁分享,我却常有遏制不住的冲动,想说给某个特定的人或随便哪个人听。

    一切都是关系,关系就是一切。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放到一个关系中去理解,没有所谓的“绝对孤独”这回事。

    我们常说“享受孤独”,但这永远只是一个片段。有时,我们会在孤独中沉思,在孤独中汲取力量,在孤独中成长,但最后,我们必然会渴望将自己在孤独中所获得的一切说给别人听。

    关系,就是一切

    关于关系,我多次说过这样一句煽情的话: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

    人生的一个定律是:必须保持一定量的社会关系,必须投身于自己热爱的事,这不仅是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就,更是在修炼自己的动力,或叫生命力,准确来讲则叫攻击性。

    比“恰恰好的挫折”更严重的就可以称为“创伤”了。但是,即便创伤,当人能修复自己的时候,必然会看到,很多创伤也有它的价值。鲁米有一句诗:“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假设一个人永远不遭遇出乎预料的创伤,那意味着他全然活在自恋中,而且这是一种封闭的状态,会导致内在的黑暗,而创伤撕裂了自我,打击了自恋时,光也可以通过这个伤口照进来了。

    深度关系必然会滋养自己,它意味着关系双方的生命力可以在深度关系的通道中酣畅流动,这就是滋养。

    第三部分头脑暴政

    第一章头脑暴政

    第二章  失眠心理学

    睡眠中的生死隐喻

    想有好睡眠,得让思维停下来,这不仅是一个常识,也得到了研究的确证。

    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拍下了睡眠中大脑自身清洗的过程。研究发现,当人进入深度睡眠后,血液会周期性地大量流出大脑,这时脑脊液会趁机涌入,去清洗毒素,如可以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β淀粉样蛋白。但这个过程必须是睡觉时才能发生的,清醒时脑脊液无法“乘虚而入”。

    为什么必须在深度睡眠中才能实现这一点?我的推理是:人在深度睡眠中,思维活动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停下来,然后才能发生脑脊液的涌入,引发清洗过程。

    各种基本的人性体验其实都是奢侈品,如放松、专注、幸福感,也包括好睡眠。例如,在很多年轻人中,能一觉睡到天亮的人,只占一成。

    心理学有一个术语——“未完成事件”,指一个人不能被淹没在未完成事件中,因为它们很占心神,特别是那些让你纠结的很鸡肋的事情。如果这些事情在你的外在现实和内在思维中运行了很久都没有结果,那它真的就像是一个程序一样会占据内存。放下它们,结束它们,做你生命中的死神吧。即,你主动杀死了这些事。

    第三章  内心与世界

    内化和外化

    每个人都活在双重世界之中,即内在想象世界和外在现实世界,这两个世界之间必然有大量的互动,而一个人的成长就有赖于这种互动的丰富性和深度。

    这个互动有两个方向:人的内在心灵投射到外部世界,进而影响外部世界,甚至将外部世界塑造成自己内在心灵所希望的样子,这可以称之为“外化”;人的内在心灵也会将外部世界吸入内心,这可以称之为“内化”。

    至于外化,我认为,一个成年人的人生,主要就是他的内心外化的结果。例如,一个一直挣不到钱并错过很多次大好机会的人,当深入他的内心时,就会看到他只是意识上认为有钱是好的,但内心深处认为钱是肮脏的,邪恶之徒才会有钱。并且,你还会看到,这样的人,当他突然有钱了,他会容易生病,甚至遭遇一些伤害事件,还可能会变得面容猥琐,反而在不那么有钱时,他倒比较坦荡、愉快。

    精神分析学家玛格丽特·马勒特别重视外化,她认为,孩子需要在6~36个月的这个阶段,初步实现“外化”,即,孩子会活泼生动地去探索他与母亲的世界之外的世界,而且会把他的想法表达在外部世界上。

    第四章  深度关系滋养生命

    肉体生命的饥饿可以用食物来满足,而精神生命如此细腻复杂的饥饿却是食物满足不了的。

    精神生命如果有食粮,那它最常见的一个食粮就是意愿的满足。

    一个个具体的动力就是意愿,而整体上的、抽象一些的动力,就是意志。每一个意愿都可以视为一个生命。当一个意愿得以实现,就意味着这份意愿的生命存活了下来,当一个意愿失败,就意味着这份意愿的生命死去了。

    很多中国家庭在养育孩子时,只注重照顾好孩子的肉体生命,但对孩子的精神生命常常给予打击。例如,非要孩子听话,就是让孩子形成一种感知——“你得听我们的意愿,去实现我们的意志”,而为了做到这一点,太多父母或长辈会无情地打击、否定、破坏孩子的意愿和意志,这最终会导致孩子精神生命的虚弱。

    在一个人的自我的发展上,至少有三个层级:

    1.动力层级的自我;

    2.意志层级的自我;

    3.抽象层级的自我。

    必须说明一下,这是我梳理的一个说法,所以你可能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相对应的理论。

    动力,就是你作为一个生命体发出的任何一份能量,例如,你想说的一句话、想做的一件事、食欲、性欲、野心,等等。

    所谓动力层面的自我,就是一个人的感知是:我就是我的每一个动力,我的每一个动力就是我。

    意志就不一样了,它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有了对时空的感知,知道自己那些重要的意志,即便不能在当下这个时空得到实现,也可以通过时间的累积和空间的变换而最终让这份意志实现。

    所谓“抽象意义上的自我”,就是一个人的感知发展成像是有一个独立于所有动力和意志之上的抽象、超然的“我”。这时,动力或意志就只是“我”发出的一份能量,它们的生死,不会让一个人产生“我”死了的感觉。

    当你深入存在,能和工作、生活建立深度关系时,你会发现,效率极大地提高了,你的时间好像多了很多。当你还能砍掉各种不情愿、不必要的事情时,你和你主动选择的对象的关系就变成了一个超深度关系——它们是一个很少被切断的连续体。

    这种连续感,就是关系的深度,它会给你一种很深、很美妙的感觉,于是你情愿主动地工作和生活。它们本身就是一种奖励,你甚至无须额外的奖励。

    村上春树说:我绝不允许别人打乱我的节奏。

    更好的说法是蔡志忠的。他说:完整的一个小时,它的价值不是两个半个小时的累积,而是一倍;而四个十五分钟,它们更没法和完整的一个小时比,它们甚至毫无价值。

    他讲的是持续投入的时间。他认为,持续投入的时间的价值的增长是呈几何级数的。如果你能持续十个小时的专注,它的价值就是半个小时的千万倍级别。

    持续专注的投入,意味着你和事物建立了深度关系。如果把关系深度看作空间,那就意味着,当这个空间被极大延伸时,时间的价值也变得极大。因此,一个能持续专注投入的人,他拥有的时空,是浮在水面上的人所不能比的,甚至是后者无法想象的。

    说到人与人的差别,也许没有哪种差别比这份差别更关键了。不过,好在关系深度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主动去掌握的,虽然很不容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深度关系 》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ijl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