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自媒体之路还是人生路,有时得承认机遇大于努力。每个行业都有它的风口,都有它的红利。
互联网刚起步时,一些文艺青年开始在网络上写作,像当年的榕树下,51文学网站、天涯论坛、人人网、博客等,都是培养了很多网络作家,若从那时坚持写下来的人,如今必定是风生水起。
我熟识的红老师她是2001年开始在网络上写作。她曾说当年大家对网络写作持怀疑态度,大多数只是在河边上看热闹,也有部分人下河走几步还是回头。
她是那个敢于下河并坚持走到对岸的人,这些年出版了几十本书,并有改编电影,年入百万,人生实现了质的飞跃。
任何新事物出现时,大部分都是持观望态度,这是人性的共同特点。
大熊老师曾在公众号写过一篇《微博20年,改变中国互联网,也改变了我的人生》,他在微博上成长起家,粉丝300多万,也是网络最早办社群的大咖,现在的很多自媒体红人都曾是他学员,他的书籍本本畅销。
今天这篇主要说说我熟悉的简书,以及它的变化。简书成立2012年7月。
2013年4月,网站上线公测版本正式开放注册。2014年5月,简书获得戈壁创投的天使轮投资。
2015年,简书App上线。2016年6月,简书完成A轮数百万美元投资。
2017年4月,简书日活突破230万,同时获得B轮融资4200万元。
2015年app闪亮登场后,简书高层亲自在知乎,豆瓣、微博,邀请很多大Ⅴ入驻,他们自带流量粉丝,文章质量较不错,都可以直接上首页,大家转发分享到微信群和朋友圈,很快简书知名度大增。它的清爽页面被大众所喜欢,编辑器简洁好用更是优势所在。
简书app软件功能也在不断迭代,自我注册以来见证了它的几次大改革,口号有“找回文字的力量”,“创作你的创作”。创始人曾说要打造成人人可以在上面写作交流的网络社区。
以前简书是可以提交作品,在通过官方审核的情况下出电子书。我出了那本《我的草根奋斗史》一书,在各大平台上市,并上了豆瓣首页,读者数量迅速增加。
但在2017年下半年,简书取消电子书这一项目,以出纸质书为主。
2015年到2018年四月前,简书是有首页功能,还有7天热门,30日热门。不管是新人还是老作者,只要写得不错的文章,经过人工审核,若通过后进入首页,热度不错的话,再被推《今日看点》,也就是热门。这样所有打开简书的人,都能看到你这篇文章,阅读量非常可观,一篇文章甚至有好几十万的点击量。(那两年平台捧红了不少作者,他们自身也抓住了红利期,成为了现在的知名网红。)
上首页可以增强作者们的信心,犹记得我当年初次上首页,激动得辗转难眠,半夜还在回复读者们的留言,一篇留言通常就有上百条,大家的参与度很高。
去年这时候,首页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实行智能机器推荐,去中心化,按用户的搜索习惯来识别推你所喜欢和关注过的相关内容,而不是看文章内容质量。
再后来简书推出了会员制,这似乎是很多平台都要走的路线,筛选深度用户,又能盈利。分为普通会员,尊享会员,享有赠书活动。
去年初,平台大肆宣传付费阅读,我的手机短信和简信常收到付费的文章链接,除了付费支持学员的连载,其他没有买过,毕竟免费文章的都看不完呀!
写付费文章,开始会有些朋友捧场,去年我第一次开付费文章,设置6.66元共有70多人付费,在没有被官方推荐首页的情况下。
但再多写几篇就越来越少,你们可以试试下自己有多少真爱粉,又有几人愿意掏真金白银,哪怕是1.99元。
去年底简书又推出简书钻,简书币,说实话到现在我都似懂非懂。有人说,这是一种区块链应用模式,将来会升值,于是涌现出很多投资人,他们下手就买上十年的尊享会员,有文友和我说他用几个账号投资,每个号都拥有好几十万钻。他们与平台形成合作共同体。
对于我个人来说,还是更怀念以前的简书,为了能上首页而欢呼,那种成就感,是我写作最初的动力来源,是金钱所不能衡量的。
现在钻多的大咖们相互抱团点赞,一篇文章就得几百上千钻。他们拥有的权重大,文章得到了很好的曝光,影响着平台生态。这也是吸引他们投入资金的原因之一,到底是金钱至上的社会啊。
今年平台开启了广告模式,打开页面,文章末尾都有商业推广。平台要运营,有它的投入成本,走商业化也是必然趋势。有钱的就多投点资金,没有钱的就贡献内容和流量。
时代在发展,平台也不停变化。这是必然所在,有人跟得上,有人还停留在以前的思维里。我就属于后知后觉的那个。
由于首页机制的丧失,之前邀请过来的一些大Ⅴ和一些优质作者在流失。有的已经停止更新,徐沪生甚至把账号都注销。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来来去去,皆是正常。
有文友讨论说,现在哪哪都没有流量了。大家时间都不够用,平台太多,微信公众号关注上百个,愿意打开看的又有几个?就连朋友圈都不想刷了。微信创始人张小龙说,中国有一亿人朋友圈仅三天可见……
尤其是抖音、快手的出现,抢占了用户的注意力,直接可以看画面多刺激,多好玩。
5G即将来临,以后下载部高清电影只要几秒钟,优质视频和直播是大势所趋。
据说知乎平台在限制大V,稳定中V,扶持小Ⅴ。平台所想与我们用户肯定是在不同角度。
知乎是一个网络问答社区,一问多答是知乎内容交互的逻辑基石 ,它联接着各行各业从的人,无论是从政者、还是互联网独角兽的创始人,或者是十八线小市民和写作者都可能回答同一个问题。
知乎也是被认为综合素质水平很高的平台,国内一些知名人士都在那出没。这两年在降维发展,用户下沉,这是为迎合大众吧,毕竟精英是少数,还是普通人基数大啊!
知乎用户数1.2亿。站内日活跃用户超2600万。站内热议话题至少25万个 。
知乎
近年很多平台都在跨行打劫。掌阅去年开始邀请作者入驻,我就是第一批入驻的。还有爱奇艺,当当云阅读平台,他们本身并不是以写作为主打方向。
掌阅多年来一直是电子书的阅读平台,他们都是后增加了写作模块。似乎各平台都在花费精力争夺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流量就是资源,就是财富啊!
美篇平台成立于2016年,以摄影和美文为主,用户以中老年人居多。创始人是位90后,他们成立一年就开始盈利。最近半年美篇在全网大力推广,看到好几个app的开屏就是美篇的广告,据说他们用户已破亿。签到,点赞、留言,关注别人都可以得到积分,积分能兑换实物,还能送文章上首页。
任何平台高层,他们可能会看重有多少日活用户,用户留存时间,有多少优质作者。他们需要这些数据,背后的投资人更需要。不以商业为目的又如何能长久,最终都要回归到流量如何转换盈利。
希望常用的几个平台发展越来越好,尤其是我喜欢的简书,因为在这里我得以被一些人认识,相当于是“贵人”,是我写作路的起点,也是福地。
平台与用户最好的关系是双赢,为用户提供流量或者是变现,如此,更好。
作者,齐帆齐。安庆市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自媒体人,自由写作者。公众号(齐帆齐微刊)后台回复:投稿 写作 电子书均有惊喜 送5节写作课。
掌阅、当当、微博认证作者,新华访谈网签约作者。多平台人气作者。文章曾发《人民网》《哲思》《皖江在线》《女友》杂志报刊等。新书《追梦路上,让灵魂发光》已经全国上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