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未经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正文:
何所谓“随大流”?
这是个宽泛的概念,
从小处讲,人们的行为、思想以及认知观念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从大处讲,万事万物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从是非认知观念上讲,“随大流”的现象已几乎占据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无论从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教科书式的是非观念已深入人心。譬如,“对”与“错”的绝对是非观念已成为无可撼动的“绝对”标准。“精确”,的确值得肯定,但实际上,人们对世界的了解真的是少之又少,人们所知的一切,在广阔的世界中不过是一点,一个十分渺小的点,而对于这一点,又由于人们所知实在甚少,其对错都无法判断,不过是在某些方面符合人们所认知到的罢了。比如说,我们无法感受到某些物质,如超声波等,难到它们不存在吗?
《老子》第十四章有言:“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人有双目,故可视物色;人有双耳,故可闻声音;人有一口,故可品物味;人有一鼻,故可嗅气味;人有一身,故可触物形。人无物可觉超声波等,而蝙蝠、海豚可觉之,谁又可说它不存在?
从量子力学的观点分析,世界可能是重叠在一起的,可能此时此刻,便有可能与“外星人”擦肩而过,甚至重叠在一起。从维度的观点分析,我们身为三维生物,只能感受到与我们同维度或比我们维度低的事物,而观测不到比我们高维度的事物(人类能利用能量突破维度限制进入高维后除外)虽然这一切也只是人类所知范围内的观点和例证,具有局限性,从逻辑上并无说服力。
对于科学,纵观科学史,不过是一个不断推翻前人观念,找出更为人们所认同的更符合人们所观察到的事物的所谓“真理”的变化史,一切不过是某一假设,某一观点,甚至于如今人们看来神乎其神的相对论,它也是在静止宇宙条件下所衍生出的理论,而正如我们现在所观测到的,宇宙是膨胀的,而非静止。至于如今所提出的十维空间理论、超弦理论等,都与相对论一样,贴合人们所观察到的一切,仅为一种理论、一种假设,而其真否,以我们目前所知,无法判断。
甚至对于历史,我们所了解它的方式,不过是从史书上,从老人的口口相传中得知,以及考古发现,这一切,都或许带有其作者个人的情感(如对先古英雄的神化),或在相传中出现一定的差错,这都导致了我们所了解到的差异,我们所了解到的“历史”,或许并非真正确切的历史。※(仅代表个人观点)※
我个人认为举例论证并不可作为具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其总不全面,具有一定甚至十分严重的局限性,总具有特殊性,有以偏概全之嫌。至于名人名言,更无说服力。但由于个人身为人类的局限性,一时无法想到更佳的方法论证,故暂以此代为论证,十分抱歉。
古人有言:“一人一世界。”由此观点来看,可以这样理解:以人为中心,人所能感受到的便是存在的,而无法观测感受到的便不存在。在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无疑是荒谬的、可笑的,但谁又敢说这一切都是“绝对”的对错呢?而谁又敢说万事万物的答案只有“是”与“否”,“对”与“错”呢?或许对错之外还有其它的答案。
这种所谓的“一人一世界”的观点,或许与“缸中的大脑”悖论相类似,而从“缸中的大脑”的理论中,我们又可以进而得到这样一个问题:这个世界是否真实存在?它是否只是一个思维构造出如梦境一般的虚拟的世界?它外面的世界又是怎样的?我们身处“梦”中,我们无从得知。
即兴有感,作一打油诗:
《醉梦》
醉于梦,
我笑世事于醉梦,世事笑我醉于梦。
醉于梦,
我视世人于醉梦,世人笑我醉于梦。
醉于梦。
醒于梦中,不知梦之始于梦之初;
醉于梦中,不知梦之初于梦之始。
既醉于梦,我自逍遥于梦中;
既于醉梦,我自于梦中逍遥。
自曰:
半痴半醉半迷乱,半人半世半神仙。
既于醉梦,怎知何时醒乎?
这样看来,世间万事万物,甚至这世界,或许,我们并未对其有所透彻的了解。一切都是一种“随大流”
我个人较支持量子力学,也身受老庄道家哲学的观点,以上观点,亦具有我个人的局限性,仅代表个人观点,具有片面性、局限性。
对此一切,我的态度是:大在无为,小在有为。
所谓大在无为,即不违背客观的世界观,
小在有为,在于在小处,立于世界之中,身为一个“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局限性内,尽一己之力,为自己的世界观奋斗,以小之有为,力在大处以无为而做到有为。追求一种如巴赫乐曲一般的和谐。
大在无为,小在有为。这是我的哲学观点。
——玺之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未经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