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大家好我是禾子。
今天来跟大家聊聊「筷子」。「筷子」在先秦时代称为“梜”jiā,汉代时已称“箸zhù,明代开始称“筷”kuài。「筷子」是我们生活必备,饱含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筷子」文化渊源流长,深刻的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生活习惯。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2073/caa65eccb0f0a705.png)
01
「筷子」的发展史我国是「筷子」的发源地,用箸进餐历史悠久。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2073/cb6cc96c0eca109f.jpg)
在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司马迁在《史记·宗微子世家》亦云“纣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这虽是对纣王生活奢侈而引起朝臣恐惧的陈述,但却从象牙筷所引起的宫廷事件中,为我们追溯箸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文字史料,纣为商代末朝的君主,以此推算,我国三千多年前已出现了精制的象牙箸。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2073/c2f7592aedfed7e4.jpg)
史书有记载,唐玄宗曾奖励丞相宋璟的一双金箸,说“非赐汝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这也就是“赐箸表直”的典故。 自汉代到明代一直都是称“箸”,从“箸”演变成“「筷子」”是在明代。明人陆容所著《菽园杂记》一书记载:“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原来,“箸”和“住”同音,船家最怕船抛锚停住,因此改称“箸”为“快儿”,意为让船快行,。今因流传已久,至有士大夫间亦呼箸为快子者,忘其始也。”从此,“「筷子」”便随着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成为流行的说法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2073/dd5f16a5d6bc6829.jpg)
02
「筷子」的寓意传统「筷子」上方下圆,圆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 「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2073/d11611126f9a69ed.jpg)
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 「筷子」不称两根而是“一双”,这里面有太极和阴阳的理念,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含二,合二为一,“阴阳两和”、合二为一”,意求圆满这是中国人的哲学。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2073/54b1383027ae5cc2.jpg)
03
「筷子」的使用礼节
1、夹起食物之后,不应该放回盘碟。
2、不能用「筷子」对着人或用餐时拿「筷子」指手画脚。
3、不能将「筷子」(竖着)插入一碗米或饭。这是祖先奉献物安置方法,有不祥的征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2073/e5c227f6a9d72192.jpg)
4、不与他人的「筷子」相争。
5、赴宴的时候,不应提前于主人动「筷子」(汤匙亦然)。
6、在有些国家,会等客人(或者在座最年长者)动作才开始吃饭。
7、在用餐过程中,已经举起「筷子」,但不知道该吃哪道菜,这时不可将「筷子」在各碟菜中来回移动或在空中游弋,在菜盘上来回的转而却又不夹菜。
8、在席间说话的时候,不要把「筷子」当道具,随意乱舞;或是用「筷子」敲打碗碟桌面,用「筷子」指点他人。
9、每次用完「筷子」要轻轻地放下,尽量不要发出响声。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2073/cd822980d16c83cc.jpg)
04
「筷子」衍生文化在长期的生活中,「筷子」跟我们的诸多生活方式紧密相连,从而也渐渐形成了很多跟「筷子」相关的文化寓意。比如:「筷子」送新人寓意 珠联璧合 快生贵子; 送恋人寓意 成双成对 永不分离;送朋友寓意 平等友爱 和睦相处; 送师长寓意 耿直正直 桃李回报;送老人寓意 快乐永久 福寿无; 送孩子寓意 筷长筷长 快长快长;送老外寓意 国际友谊 源远流; 送商友寓意 双木成林 合作长久;送爱人寓意 双宿双飞 同甘共苦; 送乔迁的人寓意 快快发家 乔迁快乐。
下次,过节不知道送女朋友/男朋友什么礼物好的时候,可以挑选一对精美的「筷子」,即富有寓意,又实用,再也不用一过节买礼物就要累死好多脑细胞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2073/c8a958074f3c589b.jpg)
05
「筷子」传播受中国影响比较深远的日本、韩国、朝鲜、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都有使用「筷子」。
朝鲜人是最早引入「筷子」文化的中华境外地区,约有一千多年,他们的「筷子」都是扁平的两片金属制成,称之“젓가락”。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2073/5be27039f70558d8.jpg)
日本的「筷子」最为精美,日本从唐朝继承中国的固有制箸工艺,融合本民族特征流行尖头的箸,款式十分繁多,通常都是木制,也有包漆的,也有特别为烹调用的巨型长箸,日语称为“菜箸”。最早把「筷子」介绍到欧洲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在他的著作《中国札记》一书也有描述到「筷子」文化和用法。随着华侨不断地移居到欧美国家,西方对「筷子」也不陌生,很多家庭都备有「筷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2073/1b2b7e5fa9b75636.jpg)
1972年,北京人民大会堂,美国总统尼克松在晚宴上使用「筷子」,尼克松为表示尊重,他提前半年就学习使用「筷子」。尊重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是对一个民族最基本的尊重! 今天「筷子」文化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了,「筷子」丰富的内涵跟寓意你都了解了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2073/9ea26e0bb2e3d8a0.jpg)
随着我国过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央视也对「筷子」文化做了一个宣传,有兴趣的可以观看央视公益广告《筷子》短片,重新温故一下「筷子」给我们带来的满满的感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