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备课,高效课堂的起点
岳文雅
优化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课堂的高效与否与课前细致扎实的备课有着直接的关系。“工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备课是教学不可忽略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刀”。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就必然无效。“磨刀不误砍柴工”,有效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基本保证。它的研究应比教学其他环节的研究更为重要。针对目前许多学校和老师群体中存在的诸如缺乏计划性,照本宣科,备课内容与具体教学实际严重脱节的“现抄现卖式”备课,或直接使用过去的旧教案,叠床架屋,教学随意性大的“重复昨天故事式”备课等应付式现状,以下几点有效备课改进的措施需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重视学情
把握学情对教学的重要意义众所周知,但却未深入人心。虽然我们认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课标理念,遗憾的是在真实的课堂里,漠视、甚至无视学情的现象随处可见。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阅读能动性,漠视学生的初始认知,总是一厢情愿地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课堂上教案至上,习惯带着学生阅读,生怕学生越雷池一步,学生处于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限制或搁置淡化学生“体验感悟他人世界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世界”的现状令人触目惊心。如何改变——从重视学情开始。学情是学生学习的晴雨表,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和优化教学手段的必要依据。要实现备课的有效性,学情应真正进入语文教师的备课视野。只有深入研究学情,密切关注学情,才能有针对性展开教学,才能真正达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理想境界,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建构主义理论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只有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掌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品质、知识能力,才能做到准确、恰当的预设,才能确保有效教学的开展。因此,备课时教师要了解学生对即将讲解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在备课时不妨认真思考,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现实学情,才能设计出实用的、有价值的学案。
二、明确目标
在平时的备课中,许多教师往往会忽视教学目标的确立,会不假思索地照着教学参考书将教学目标抄下来,没有思考目标是否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也没有思考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三维目标”应达到怎样的“度”。目标内容的表述更是模糊不清,令人一头雾水,不仅没能准确地指导课堂教学,也没有检测性,很不科学。其实,确立教学目标是备课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它决定着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的形式,起着导向作用,直接影响着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因此,教学目标的有效确立是有效备课的开端。
那么,教学目标如何确定?先从明确课标的要求开始。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整体把握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和低中高段的各段目标,备课才能有的放失。把握了总目标和各年级段的目标,教学低段时的备课可“高瞻远瞩”,中段的备课应“瞻前顾后”,而高段备课在冲向总目标的同时能“居高临下”。这样,备课就能做到注意年龄段之间的有机衔接避免“各自为阵”的盲目性。如果把总目标和各年段目标,以及个单元目标,看作几个不同的“面”,那每篇课文的备课就成为无数的“点”课时的“点面结合”,教学就能达到实用、高效。
譬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个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涉及的目标,教师大多没有认真深入地思考过。事实上,这一目标在不同学段具体内涵是不一样的。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要读正确就行了,二年级要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出不同标点包含的语气并让标点的停顿作用在朗读中体现出来。三年级开始,朗读成为手段,要注意语气的表达,这就意味着朗读是理解内容的一种手段而非目标。不能将手段同目标混为一谈。如果我们不把“课程标准”上的这个笼统的表述,根据学段特点具体化,我们的教学就很难做到有效别谈高效。
此外,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字斟句酌。要站在整个小学教学的各年段的要求上思考,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教学目标。目标从小到大,简明、科学、适当、可测,清清楚楚。教师心里要有一本账,各年级应该教什么,要搞清楚年段的目标,将年段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化。同时,还要根据学情,合理取舍,目标太多、太杂,师生都会手忙脚乱、无所适从。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教学要有效得多。
三、精选训练点
近几年,语言文字训练正逐步得到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但由于训练方法不够得当,尤其是语言文字训练点确定欠妥,往往使语言文字训练流于形式,出现盲目应付,走过场的现象。吕淑湘先生曾在《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中谈到:“撇开语言文字训练进行语文教学,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是“基础工具性”。阅读教学的核心是语言,只有抓住了语言,并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才能真正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写了些什么,只是“第一回合”的要求,而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到课文内部,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准确、精妙,理解课文中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功能,才是阅读教学的高层次要求和根本任务。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紧扣语言文字,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思想教育的力量,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精准、合理地选择每一篇课文的语言训练点,教师在备课时应当根据《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具体要求,结合每册教材单元读写点的要求及每篇课文内在的训练因素,按照学生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确定好训练内容。当中,最关键也是教师最绕不开的就是对语文教材的研读。教师要善于在潜心阅读课文中,找出课文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结合点,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教学与训练。虽然每册教材都有其整体上需落实的语言训练的要求,但是每篇文章又都有其不同的语言特点和风格。因此我们还应当从教材的重点、难点、读写结合点等方面入手选好语言训练点,也就是说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提供的训练因素,抓住这些有助于训练实施的好“例子”,从学生真正需要的点位于最近发展区的点出发,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可以通过练习“跳一跳,摘桃子”,使学生循序渐进习得语言相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这样,才能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回自己的祖国去》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放弃优越舒适的海外生活,不顾朋友的挽留,带着家人毅然回到自己祖国,准备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感人故事,表现了华罗庚身在国外,心系祖国的强烈爱国之情。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常常将教学的主要目标定位在了解华罗庚热爱自己的祖国,愿意将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课堂上,主要围绕“谁回祖国去?为什么要回祖国去?回祖国去干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回祖国去”等一系列问题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去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让学生读课文谈感受。这样浅尝辄止的教学不仅没能真正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目的,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没有什么益处,时间倒是浪费不少。其实,潜心会文,不难发现,本篇课文除了体现主人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外,语言表达上也很具特色。文章在叙述的两个场景里都选择用对话的形式展开语言描写,其中的提示语分落在不同位置的特点是其他课文所没有的。对话中,人物说的每句话都不超过10个字,简短而有力,还反复使用表示强烈情感的感叹号,充分体现了华罗庚回祖国的坚定决心,彰显强烈的爱国情。这正是本课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结合点。如果教学中能抓住这些对话,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后,深入文本,理解作者运用对话语言描写的准确、精妙,并利用这些“例子”教学生学习提示语在不同位置的对话描写,学生就不仅理解了课文获得思想教育,还在实践中得到了语言知识、技能与方法的训练。这正是《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根据表达的需要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所要求的。
由此看来,训练点的确定是极其重要的,它是教学内容的具体化、明晰化与情境化,又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与保证。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对训练点做深度思考,对训练什么,训练要达到什么要求都了如指掌,并围绕训练点实施教学,才能真正地做好训练,达到有效的目的。这不仅有助于教学评价的展开,还有助于教师形成有用的学科教学知识,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