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四吨书的冯唐,回忆起关起门来和亨利.米勒的神会,说:我词词句句都明白,没有情节,没有故事的亨利在说什么。而我自己去找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来读,感觉实在无法轻松的转换大脑,也许需要凝神静气才能理解亨利的梦呓。此知,阅读是件技术活,非要经些磨练,才能略知一二那些字里行间的隐形密码。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转变“后进生”的唯一手段,就是让他们多读好书。读书,哺育着心灵的种子发芽,破土,撒叶,开枝,直到长成一棵树。大树或者小树,视乎所汲取的精神营养的多寡。
想起我还是一颗幼小的种子的时候,父亲是怎样把我泡在唐诗的水里,促使了我悄悄的抽芽。然后,在各种机缘际会中,我,遇到了多位恩师贵人,在阅读的世界里,收获了满满的一种精神享受。
乡间的孩童没有幼儿园,没有很多玩具。可是,我有一个当过老师的爸爸,这就够了。爸爸写得一手好字,硬笔毛笔字都俊秀瘦奇,很有骨力。看过很多书法家的字,可是我还是喜欢自己爸爸的那一手字。写字漂亮的爸爸教我背唐诗,一首一首又一首,朗朗上口,实在好听。我不明所以,却似乎能意会那些诗情画意。唐诗,让我逐渐认得了不少字,于是,爸爸又给我本子和笔,教我写字。所以,在到了该上学的那一年,我其实已经懂得不少字了,而会背的唐诗,在后面的一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本中,几乎没有哪一首是没见过的。认得字,接下来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看书。小时候的我,很喜欢去外公家,除了外公的疼爱,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外公村里有一个堂舅舅家有很多小人书。他在供电局工作。他们家五个孩子,其中一个女孩还和我同龄,个个都和我亲。我到外公家的日子,除了吃饭,其余时间都是和他们泡在一起。游戏,扒柴,还有就是在蝉鸣如涛的夏日,我抱着他们家的小人书,看得如痴如醉。《水浒传》,《西游记》,《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等等等等。那真是童年记忆里的最美时光啊,因了那些书,那些人。他们五姐弟后来个个都有出息,成为了国家专业的技术人才。他们的成才可能和这样的家庭氛围有着密切关系吧。
上学后,认得的字多了,磕磕碰碰的开始看各种遇得到的书,连蒙带猜的读完一句句话,不知不觉中又无师自通的学多了好多字。这段阅读感觉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恍如茫茫大雾中行车,虽然磕磕碰碰,可是,最终还是顺利的开过去了。
小学时期。大概是在小学二年级的暑假,我居然偷看了爸爸藏的《初刻拍案惊奇》,《杨贵妃》等书。二三四年级时期看过的还有《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丑小鸭》,以及《故事大王》,《儿童文学》和《少年文艺》,最喜欢的是《少年文艺》。能找得到来读的书不多,片纸只字都矜贵。《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里的老太婆,在我三十岁过后的某一天,我才突然理解了什么寓意,想想,其实我们很多人,也就是那个老太婆。至于《丑小鸭》里的那只小鸭,也是在经历了多年挫折与觉醒,以及自我认识之后,才明白,所谓小鸭之丑,在于珠混鱼目。关键,在于最后那腾空一飞,终现天鹅之姿。
初中时期。在这个关键的成长时期,我很幸运的是,遇到了我一生中的好老师,我最敬重的老师。他常常无私的把自己的私人藏书带到教室来借给学生看,比如《红岩》等等。他总是鼓励学生多看书。到现在我还是认为,一位鼓励你多看书的语文老师,是一位多么有远见的老师,也是一位多么有良心的老师,在争分夺秒的应试环境下。毕业多年,当我回去母校监考时,发现恩师领导下的学园处处渗透着人文的气象,我生活过的那些地方,被命名为“桃阁”,“李阁”……还听说有些个考试,完全信任与放开的无人监考方式。这是多么大气的育人氛围啊。在我的内心里,我觉得这就是有内涵的教育者的胸襟和气度,是文字浸润出的温暖。
那个年代,大家都在传阅琼瑶、三毛以及金庸。琼瑶象做梦;三毛给我留下的印象只有撒哈拉大沙漠(后来重读,看到了不一样的三毛);从男同学手中借到的金庸,最让我喜欢。那些关于侠义,气节,情义无价等等品格的培养,就这么在阅读金庸作品的过程中,多多少少地形成了。在很多年前,我就觉得金庸实在有品,他的侠客,处处透出一股中国读书人与仁人志士根子里的光明,磊落,道义,和担当。就是在这一阶段,我迷上了写作。籍着碧蓝碧蓝的海水,我观察着春花秋月,在那焦虑而忧郁的少年时光里,为赋新词强说愁。
中师时期。几乎是迄今为止我人生中最欢乐的时光。开始大量的名著阅读。《简爱》,《飘》,《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基督山伯爵》,《战争与和平》,《德伯家的苔丝》,《悲惨世界》,《红与黑》,《安娜 卡列尼娜》《了不起的盖茨比》,《嘉莉妹妹》,《无名的裘德》,《围城》等等。同时看了不少的别的东西,《人民文学》啦,那时流行的散文诗啦,还有泰戈尔的一些诗啦等等。有一天,在一本杂志上偶然看到莫泊桑的一段节选《稚女》,感觉真是无比贴切的描写了我的那颗少女的心,深深的感受到大师的功力。同时,我迷上了古诗词的诵读和摘抄,在抄写和诵读的过程中,领略到那种无以言说的美。总的说来,这一阶段急急的读书,有点囫囵吞枣,因为年少与生活经验的缺乏,其实并没有与文学作品发生很多共鸣。这是在后面再重读当年的这些书的时候才发现的。文学社的辅导老师蔡先生这个时候开讲《红楼梦》,讲金陵十二钗。可惜我听得懵懵懂懂。他老是鼓励我多写诗歌,他怕我过了这一段年龄就再也写不出诗来。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呵呵。
大专与本科时期。这两个时期,接触了真正的外文阅读,了解了一系列的英语国家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节选。被莎士比亚深深的震惊,在他老人家生活的那个年代,他几乎就写尽了人性,真是膜拜。籍着莎士比亚,读了劳伦斯,读了茨威格,读了菲茨杰拉德,读了卡夫卡……甚至,目光到达东方的日本,读到了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渡边淳一,村上春树……阅读,真是打开了大千世界的一扇窗,把人之目光,带到千里之外。
某年的某一天,我在图书馆偶然看到了一本《比较教育学》,开卷,始知有这么一门学科,遂买来一系列的教育著作,一一细读:《中国教育史新编》,《外国教育史》,《比较教育学》三本不同版本的,还有叶澜的《教育概论》等等,这些专业书籍,让我在教育工作中有犹如云开见月的感觉,穿过层层迷雾,见到了现象背后的本质。入职前不是没学过教育学,可是有了工作经验之后的自主学习,却有着庖丁解牛之效。
自由阅读方面,有几个心灵深受撞击的时刻,略表一二。
一.《金瓶梅》 偶得之书,名声在外,可是,这名声有点尴尬。读完之后,才发现,谬种流传有多可怕。这是一部多么伟大的著作啊!读了《金瓶梅》,你才知道,《红楼梦》出自哪里,你才知道,姜还是老的辣,你才知道,街上的男男女女,一个个游走于千百年的历史长河里,灵魂从未灭过,只不过更换了各朝的服饰。阴魂不散的西门大官人啊,脱下长袍大袖,换上西装革履,依旧活跃在推杯换盏,灯红酒绿之中,冷血的杀人于那张无形的,却牢不可破的社会之网中,同时也是宿命一般,挣扎于从古到今的无边欲海里。太震撼了!
二.《张爱玲全集》 读完,唯有闭嘴。无以言表。心里缠缠绕绕,心脏被击中。旷世,幽怨,尖刻,苍凉。白流苏跪于老母亲床前流下的凄酸泪水,一定也深深的划伤过张爱玲那颗冷傲高清的心,她,也只是个不受宠,缺乏爱的女儿。
三.重读《围城》。字里行间多了很多东西,几乎怀疑与17-18岁所读的不是同一本书。此知,很多书,需要重读。
四《霍乱时期的爱情》。 无意读到的一本书,正觉得深得我心呢,忽然网上传来马尔克斯逝世的消息,这才知道,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百年孤独》的作者。《百年孤独》整整哺育了中国一代人,不过那个时候的我还小,所以没有感觉到他的地位。但是机缘凑巧拿起的《霍》,却让我发现了这位南美洲哥伦比亚作家的魅力。
五《明朝那些事》 应该感谢网络,让我读了不少好书。《明朝那些事》就是在网上读到的。一直喜欢历史,却苦于无法入手,当年明月用这种侃大山式的方式,让我在明朝这个有意思的朝代逛了个遍,作者在背后花了多少时间啊。唐朝的符号对我来说,是李杜,是玄宗与玉环。宋朝的印象里,是易安居士,是苏轼,是《清明上河图》里百姓的丰饶富足。而明朝,就是《金瓶梅》里的众生。《明朝那些事》,让我第一次见识了明王朝的运行,见识了一个帝国的兴衰,见识了各位人臣的精神力度,同时,也窥见了皇宫里的那些日常生活。真得给年轻的作者点十个赞,哈哈。
最近,一位前辈给我列了一张书单,其中有:论语。孟子。诗经。楚辞。史记。就象冯唐感慨的,活着活着就老了,人之将老,回到原点,也许我要静下心来开始读根本的东西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