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夺笋方言

作者: 课余时间 | 来源:发表于2021-04-21 10:13 被阅读0次

        好友张晓(微信昵称秃头)常转发推文,并偏爱刨根问底稀巴烂。我便偷懒,浏览他的朋友圈,也就打破砂锅看到底了。这次又忍俊不禁。

        他转发公号“小晖原创”4月15日的推文:“李毅教授被网友玩残了”(链接附后)。是说,本届网友不忍大名鼎鼎的李毅教授,于是坑他,“邀请”他看企业、开讲座、接工程,又假冒记者做采访。然后开涮。最终,堂堂一位教授被整怕,整出了心理阴影。

        我一大把年纪,知道玩物丧志,便多少不赞同把人玩残。并记得,曾经另一位同名同姓的足球运动员,自夸球技,场上护球像球星亨利。此言轰动了球迷,随之诞生一批段子及非当事人莫属的绰号。如,护球帝、李毅大帝等。及后,比较了这位球员与人家亨利,便懂了球迷的起哄。没比较就没有伤害。有些事还真不能比较。例如,进了大学没有毕业而肄业,会有多样原因,也不是什么奇耻大辱,但偏要掩饰,甚至以此去攀比并且要等同于同样是大学肄业的比尔-盖茨,就是自欺欺人,直至自慰,且胆肥。

        大千网络世界,动不动互相撕逼的网友,居然能够联手,应是某人某事的毫无底线惹起众怒。能在价值取向多元的时代,凭一己之力,引发众怒也凤毛麟角。我听过李毅教授的口若悬河,尤其他呵呵大笑道,相对于十四亿人口,我们在疫情中“死了四千人等于没死人”,着实令人心寒并愤怒。尽管群情激愤,李毅教授却毫发无损,依旧光鲜照人。他在朋友圈显摆,自己去了中钢集团参观。有图有真相。

        网友戏谑教授,是情绪宣泄,毕竟民心是杆秤。推文说,网友们以“恶人自有恶人磨”方式,对待某些教授们,“直到他们真正说人话为止”。而我觉得,民意固然不可侮,但要让某些人说人话并不容易。某些人不说人话,自有所图。尤其这某些人分明揣着明白装糊涂。至于为何会如此,尽可见仁见智。

      拜读此文,还学习了网络用语“夺笋”。按百度百科,它出自网络主播“迷人的郭老师”,以她众所周知的迷惑口音,把“多损啊”说成“夺笋啊”。这算谐音梗吧?就像以前火热过的“香菇蓝瘦”(想哭难受)。其实,这样子使用“夺笋”,对方言或地方口音也夺笋啊。是这理吧?

附推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o4-enh-lSrrSq0R6D7YSA

相关文章

  • 随笔:夺笋方言

    好友张晓(微信昵称秃头)常转发推文,并偏爱刨根问底稀巴烂。我便偷懒,浏览他的朋友圈,也就打破砂锅看到底了。...

  • 一具尸体…

    夺笋

  • 夺笋啊!

    昨天放学,我在我的小区和同学们一起发现了笋,就打算今天去挖笋。 没错,咱今天带着许许多多家伙一起去挖笋了,而且我还...

  • 夺笋啊

    夺笋啊源自我们东北话里面的多损啊,东北话里面多发二音,损是损人利己的损,大家搞笑演绎成夺笋这个词儿。 话说被投喂的...

  • 夺笋啊!蒜苗

    昨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晚上刷到某个视频的突然想起来,昨天夜里梦见自己在山上挖笋,但是我没有和你分享的欲望,这一刻,我...

  • 鲁西南方言杂谈-笋

    “笋(拼音sǔn)”字在《新华字典》笋是竹子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芽,味鲜美,可以做菜。在鲁西南地方方言口语中,称为“笋...

  • 日记:520,夺笋日

    以往,这个日子都是与我无关的,就像平常过去的每一天一样,但今天,虽然它还是与我无关,可我想干点不一样的事情...

  • 笋太多了怎么办

    四月,笋开始进入旺季,各种各样的笋粉墨登场——雷笋还在旺季,毛笋迫不及待地挤上前来,那势头恨不得夺了雷笋的这头把交...

  • 2021-03-17RC

    大家点评我时没有那么毒舌,我发照片时因为自恋,我想听听别人diss 毒舌 夺笋的笋中我的底色,我并认为自己绝不会玻...

  • #中国往事#《史记》419:夺笋哪!

    卫康叔世家·第3天 1 卫懿公即位,喜欢鹤,淫乐奢侈。九年,翟人进攻卫国,卫懿公打算发兵,士兵有些就不干了。大臣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夺笋方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iua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