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与丈夫一起组队打Wii(一种运动电子游戏)中的网球,我们经常赢。但每当他在前场未打到球,球飞到后场时,他总会叮嘱在后场我说”来了”,提醒我接好球。而我从来不说话类似的话,仅是夸奖他。
感:每当他说”来了"时,我的情绪就不爽,有对被指被派,被要求、被控制的不满
思:为什么为这样呢,我对自己的情绪及产生情绪背后的东西进行分析
1、我内心认为我曾是浙大校网球队的队员,自己在网球比赛中与他相比应是技高一筹,难道我打的比你还不如,还要被你指派?
2、以为自己擅长的事被别人指点,好象自己的优势变弱似的,很是不甘心
3、你在前场未能接到球,却把责任推在后场的我身上,我不爽,我觉得我对赢球的贡献更大呢
行:即然这样,就用数字来说话。目的:统计谁在比赛中的贡献更大。
连续三天,我统计了我们打球的数据,我用我们俩人主动得分、失分来统计。三天的结果如下:
丈夫 我
得分 失分 得分 失分
42 17 21 21
24 14 19 13
27 14 15 25
合计 93 45 55 59
1.丈夫得失分比是1:0.48,我的得失分比是1:1.07,
2.在同样的场次中,丈夫的绝对得分比我多93-55=38,丈夫的失分比我少14
从数据来看我的表现比丈夫差太多了,丈夫的贡献比我大得多,他指点我有什么不对呢!
再感:
1.看到这组数据,我第一感觉是吃惊,第二感觉是挫败
2.但再与丈夫打球他说“来了”时,我的不爽感消失了,心平静了
3.用数据来检验一种观点,它会更客观,理智,用统计数据这个工具可以帮助认清形势、认识自己,避免盲目乐观或枉自悲观
4、有助于有效沟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