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带着妈妈去看了电影《革命者》,坦率的说,我就是冲着张颂文老师演技去的。
自从2018年《演技派》被张颂文的细节表扬技能刷粉后,看到他在《隐秘的角落》逐渐被各路自媒体关注,今年他与姜武在《扫黑》中的飙戏,如今又有一部戏他是主角担当。
对李大钊这位先驱者既熟悉又陌生,他的名字必定与北大相连,他总是出现在各类有关历史的文章中,鲜少出现在影视剧作品里,我们熟知很多近代史的历史人物,但是李大钊和陈独秀到底是怎么建立共产党组织的,说实话,还真不清楚。
近两个小时的放映中,泪水几度冲刷脸颊。
那是一段苦难深重的岁月历史,当历史课本上那些生硬的文字变成电影画面时,内心不断被冲击。
民不聊生,军阀混战,外国人在我们的土地上肆意妄为,苦涩和无助就如同两股喷泉一般在内心涌出。
百年前的中国竟是如此这般孱弱。
我记得曾经在非洲马赛马拉草原旅行时,坐在吉普车里看到头顶上黑压压的层层叠叠的乌云,似乎暴风雨即将到来。
而远处有一束光刺穿厚厚的云层,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就只有那块区域阳光明媚,有几匹角马和斑马在悠闲的吃草。
那个当下,我特别渴望去到那处阳光里,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本能,觉得那块区域是最安全和光亮的。
在车上的我,对这一天的自然场景印象极为深刻,刹那间的永恒,牢牢地刻在我大脑的硬盘中。
李大钊就像苦难世间的一束光,他用他的思想和行动牢牢地吸引周围人奋勇踏至。
电影中毛主席扮演者李易峰的眼神中充满了渴望和无尽的力量,就如同我当年看到黑暗草原上那一束光芒时新奇,好奇并裹着“希望”的强烈憧憬。
李大钊这一束光的源头叫信仰:“你们要相信,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之中。你们要相信,反抗,斗争,革命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你们一定要相信!”
在这部电影里,我们看到李大钊的信仰,如今真的是替他看到了。
我还看到了张颂文的信仰,他灵魂附体般的演技,就连一向对历史兴趣不大的妈妈看到他的表演都觉得是李大钊本尊。
当年有跑组王称号的张颂文,对电影表演的执着热爱和不放弃,在他努力打拼近20年后遇到一个为他度身定做的角色。
张颂文职高毕业生,干过许多工作,还当过导游,因为干得不错,张颂文连续多年获得“广东省优秀导游”。
1999年的一个偶然,改变了张颂文。
公司来了个新同事,闲谈中,两人聊起梦想。他的内心深处有个被压抑许久的梦想:我喜欢电影,想要从事电影相关工作。
同事鼓励他:张艺谋是28岁才考入电影学院的。
这番话如同再次点燃了梦想的火苗,他考上北京电影学院,那年他25岁。
他虽然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但紧接着就是茫茫无尽的面试和穷困。
或许就是这么多年底层生活经验的积累,让他在表演中跟随角色的特性拥有信手拈来的演技。
他被各大导演聘请作为自己演员的指导老师,他有着演员教父之称。
于正在《演技派》中对他格外推崇,娄烨说“你演过我戏的配角。即便我的镜头没有带到你,你依旧在建立自己的角色。这样的人一定会自己的角色负责。”
近20年,张颂文只身在信仰的光芒里,虽然没有房子,没有积蓄,但是他最终等到了李大钊。
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对李大钊来说,牺牲了他的生命;对张颂文来说,牺牲了生活欲望,但是他们都是拥有坚定信仰的高尚生活者!
网友评论